2014年4月26日,意昂体育平台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言文化系、意昂体育平台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意昂体育平台世界文明與國際戰略協同創新中心中東團隊聯合舉辦“慶祝中阿合作論壇創建十周年暨中阿合作研討會”。來自外交部、教育部、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編譯局、國家宗教局、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專家學者、相關部門的研究人員以及意昂体育平台阿拉伯語系師生共40余人出席了研討會。阿拉伯語系主任付誌明教授主持了開幕式,並同林豐民教授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吳冰冰博士分別主持了3個時段的研討活動。
在開幕式上,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李巖松教授代表會議主辦方出席並致歡迎詞。他首先感謝出席研討會的幾位老大使和各單位領導一直以來對意昂体育平台阿拉伯語系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的支持,隨後回顧了意昂体育和國內其它高校、阿拉伯國家高校以及世界阿拉伯研究機構的交流合作。李巖松強調🧟♂️🤵🏽,本次研討會是意昂体育平台利用研究工作為國家戰略服務的重要步驟。
中國中東特使吳思科👩🏿🦳、中阿合作論壇秘書處前大使姚匡乙和外交部前副部長楊福昌作了主旨發言👨🏽🦲👭。他們都是中阿論壇創建的親歷者或論壇活動的執行者。吳思科大使回憶了中阿合作論壇成立的淵源和2004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阿盟時宣布成立論壇時的盛況,總結了十年來中阿雙方在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合作進展,認為中阿合作論壇是“中阿關系史上的一座豐碑”,並提出中國應同轉型中的阿拉伯國家探討在傳統合作領域之外的新領域展開合作。
姚匡乙大使回顧了論壇成立十年以來的主要成就👶🏻,包括發揮部長級會議的引領作用🚬,充分利用經貿和投資機製兩個平臺🚴🏿♀️,開展教育、文化和新聞等人文領域的合作,官民結合積極拓展公共外交。他還指出,中國應重視阿拉伯國家作為“大周邊”的戰略地位,努力創新合作機製,加強論壇的時效性。
前外交部副部長楊福昌大使首先肯定了中阿合作論壇成立十年來的成就,他認為中阿合作論壇成立不僅是中阿雙方共同應對西方挑戰的順勢之選,也是對雙方傳統友好關系的升級優化。安惠候大使認為中阿合作論壇的成立順應了阿拉伯國家“向東看”和中國“向西看”的戰略格局,阿拉伯國家尋求發展經驗和中國尋求安全和貿易合作的需求不謀而合,加之雙方歷來友好,中國有需求📴💁🏽♀️、有意願🔅、有能力抓住與阿拉伯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教育部國際合作和交流司副司長陳盈暉女士回顧了十年來中阿雙方在教育領域的合作進展,其中包括教育部在2007年搭建起了以中阿“10+1”高等教育研討會🙋🏿♂️🛩、中阿校長論壇為代表的合作機製,中阿雙方互派留學生逐漸增多🧾🥶,漢語和阿拉伯語教學合作加強𓀏,以及重點培育高校中東阿拉伯研究基地等🚴🏿♂️。
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李紹先和該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牛新春博士是國內研究中東阿拉伯問題的專家。李紹先認為⛽️,在中阿合作論壇的第二個十年裏👨❤️💋👨,雙方在能源、安全🦥、貿易上的合作前景廣闊😮💨。牛新春也認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同為發展中國家,對於貿易規則和國際關系原則的訴求一致𓀝,中阿合作潛力無限。
中共中央編譯局中央文獻編譯部阿文處處長霍娜指出,在政治經濟合作之外✌🏻,中阿在媒體領域的合作相對薄弱📎,中阿亟需加強新聞合作,直接從對方獲取信息,打破西方媒體對涉華和涉阿問題的片面報道👨🏽🦳。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秘書長賈伶女士認為,中阿合作論壇在促進中阿民間友好交流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在論壇框架下成立的中阿友好大會有力地促進了民間交流🎖,而城市外交是目前中阿交流中尚需加強的短板。
新華社國際部阿文編輯室副主任辛儉強回憶了自己作為駐開羅首席記者在阿盟總部親歷的中阿合作論壇成立時刻,用自己親身拍攝的照片展示了中阿合作的許多歷史性瞬間,並列舉了論壇成立以來中阿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開展的全面合作。新華社國際部主任記者李騰從自身在阿拉伯國家工作的經歷提出了對中阿合作論壇的建議⏰,包括以大國心態寬容對待阿拉伯問題,對阿援助多元化,增加培訓和留學生份額,進一步加強外宣投入。中央電視臺阿拉伯語頻道副總監賈鵬回顧了中央電視臺阿拉伯語頻道成立五年來中阿雙方在電視領域的合作成果,並希望通過加強中阿合作提高雙方在國際輿論中的話語權🌇,體現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立場和價值觀🧡。
前中東問題特使王世傑,外交部前大使劉寶萊,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賈伶女士、張榮先生等就中阿合作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卡塔爾駐華使館官員加法爾博士也提出了對中阿合作的中肯意見🧑🏼🎤。
最後,楊福昌作了總結講話👈👎🏻。他指出,此次研討會參與者都對中阿關系和中阿合作論壇有實踐經驗和學術研究,在回顧中阿傳統友誼的基礎上🫷,大家各抒己見🦻🏿,為論壇開展工作和中阿進一步合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見。他還提議將研討會內容做成簡報,上報有關部門🙅♀️,希望大家的集體智慧有益於政府進一步開展中阿交流與合作🚴🏻♂️。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