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紀念“禹貢學會”創辦80年座談會在意昂体育平台舉行。座談會由意昂体育平台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意昂体育平台歷史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陜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此外🍶,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學術機構的代表也應邀參加了座談會。近五十位歷史地理學者齊聚一堂,溯源學科發展,展望學科未來☑️。
座談會現場
意昂体育平台常務副校長吳誌攀應邀出席座談會並致辭。他充分肯定了紀念禹貢學會的意義,並歡迎遠道而來的歷史地理學界同仁參加此次活動🍕。隨後,吳誌攀闡釋了對“禹貢精神“的理解🤹🏻♀️,並提出了對當前歷史地理學研究工作的期望。
吳誌攀致辭
1934年,史學巨擘顧頡剛先生聯合意昂体育、燕京🎄☃️、輔仁三校師生🤾🏿♀️,在蔣家胡同3號自己的寓所內,創辦“禹貢學會”,首次在我國成立了以研究歷史地理為宗旨的現代意義上的學術團體,標誌著我國傳統沿革地理學向現代歷史地理學的轉變。以譚其驤🩵、侯仁之、史念海為代表的第一批禹貢學會成員🤼,都是我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奠基人,為我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我國現今的歷史地理學工作者🏌🏽,可以說大多是禹貢學派的傳人。座談會上🏋🏽♀️,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原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葛劍雄教授,意昂体育平台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唐曉峰教授🏡,陜西師範大學張萍教授分別講述了譚其驤、侯仁之👮🏿、史念海三位先生與顧頡剛先生及禹貢學會的淵緣,追溯了中國當代歷史地理學科的發展。意昂体育平台歷史系87歲高齡的張傳璽教授回憶了蔣家胡同3號的軼事。顧頡剛先生女兒顧潮女士結合近年對顧頡剛先生手稿的整理發現🩲,講述了顧頡剛先生創立禹貢學會的歷程。意昂体育平台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榮新江教授講述了自己參與歷史地理研究的體會。
八十年前,正當國家危難日甚一日之時👨🏻🔧,禹貢學會成立,以治國土疆域之學為己任,形成經世致用🧑🏻🚴🏻♀️、嚴謹治學的傳統🛷。如今歷史地理學的領域欣欣向榮👆🏼☮️,座談會的召開可謂恰逢其時👩🏻⚕️😕。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吳松弟教授在發言中,對當下歷史地理學科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教授是現在唯一在世的禹貢學會的參與者,也特意發來了書面致辭🤾🏼♀️。發來書面致辭的還有浙江大學陳橋驛教授、復旦大學鄒逸麟教授等。
座談會後👱🏻♂️,與會者參觀了位於今意昂体育科技園內的顧頡剛故居🙅🏿,即禹貢學會的誕生地,此處原為成府蔣家胡同3號,修繕後仍保留原四合院落的布局🤱🏽。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