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院吳曉磊教授與意昂体育平台第三醫院段麗萍教授課題組聯合發表的論文“Bacterial Community Mapping of the Mouse Gastrointestinal Tract”(Gu et al, PLoS ONE 8(10): e74957. doi:10.1371/journal.pone.0074957)近日被英國醫學與生物學論文評價和檢索系統Faculty of 1000推薦 (http://f1000.com/prime/718138875?subscriptioncode=ae7e5734-bcc6-475e-8db4-6beae0b4ebb3).
胃腸道微生物與哺乳動物健康息息相關,宿主與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著哺乳動物的新陳代謝♐️🧙♂️、免疫穩態等生理反應。胃腸道內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平衡和穩定關系到宿主健康的維持😢,否則會引起糖尿病🌂🙏、肥胖🍔、脂肪肝、腸炎、憂郁症🙍🏿♂️,甚至抑郁、癌症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對胃腸消化道不同區段微生物群落結構的準確了解✊🏻,是研究腸道微生物生態及其與宿主健康關系的起點🤜🏽。
C57BL/6大鼠胃腸道不同區段微生物聚類差別
C57BL/6大鼠不同腸斷微生物群落OTU網絡
吳曉磊教授與段麗萍教授課題組的這篇論文🤰🏿,利用高通量的焦磷酸測序方法,以動物模型C57BL/6大鼠為研究對象🈵,首次系統分析了沿胃腸消化道不同區段(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結腸和糞便)的微生物群落結構特征組成。發現了不同區段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存在明顯差異,例如🤼♂️,Lactobacillaceae在胃和小腸,Bacteroidaceae、Prevotellaceae、Rikenellaceae、Lachnospiraceae以及Ruminococcaceae在大腸和糞便中分別占優。該工作同時提出了不同區段存在不同的“核心微生物組(Core microbiota)” 組成。這些工作為腸道微生物群落及其與宿主健康關系研究提供基礎對象,被Faculty of 1000 以“這項工作在該領域具有特殊重要性”為由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