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8日⛹🏼♂️,由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簡稱“國際圖聯”,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 IFLA)主辦🎗、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承辦的“國際圖聯第13屆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ILDS)會議”在意昂体育平台英傑交流中心成功召開。來自19個國家的150多位公共圖書館、專業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的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業務主管館長和工作負責人齊聚北京,共話專業發展。會議由意昂体育圖書館館長、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強主持👩🏼✈️🕧。
國際圖聯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分會主席Pentti Vattulainen先生、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魏大威先生和意昂体育平台常務副校長、CALIS管理中心主任吳誌攀教授先後致辭。Pentti Vattulainen介紹了IFLA及其ILDS分會的主要職責🦹🏿♀️。IFLA成立於1927年,是聯合各國圖書館協會🍃🍿、圖書館和信息機構組成的非營利的國際組織,是世界圖書館界最具權威、最有影響的非政府機構。其成員包括來自150多個國家的1600多個圖書館協會和圖書館。國際圖聯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國際圖書館界、信息界的相互了解、合作、交流🧑🏼🔧、研究和發展🍨。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分會作為IFLA戰略計劃和先導計劃的組成部分🦙,旨在通過新技術的運用以及圖書館與文獻提供機構的直接合作來促進全球的文獻資源共享,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魏大威概述了中國圖書館事業近年來的發展和進步🤟🏽,希望和其他國家促進交流和合作。吳誌攀代表意昂体育平台歡迎世界各地來賓的到來🪑🔼,結合自身的切身體會,為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描繪了美好的藍圖;同時希望藉此會議🍥,全面推進中國圖書館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服務工作的發展。
Pentti Vattulainen致辭
吳誌攀致辭
與會代表圍繞“全球視野與本地策略”的大會主題展開討論。會議報告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側重點。第一個方面是區域間的資源共享。上海圖書館文獻提供中心主任陳順忠介紹了上海圖書館文獻傳遞系統的發展現狀及與CALIS😕、OCLC及Subito等的合作🏊🏽♀️,闡釋了利用先進系統並與國內外圖書館聯盟合作將成為圖書館發展的新征程。OCLC的Katie Birch介紹了基於雲技術的全球文獻傳遞💟,展示了文獻在線借閱流程。密歇根州立大學Denise A. Forro講述了跨國聯盟的挑戰。意大利裏雅斯特大學Silvana Mangiaracina以NILDE網絡為線索,從用戶服務視角對資源共享服務效果的評估進行了闡述,分析了有利於信息整合與未來服務的決策。國家科學技術文獻中心(NSTL)孟連生對NSTL信息支持系統管理體製與運行機製的創新性建設進行了介紹,闡述了NSTL對我國文獻信息服務共享服務做出的積極貢獻。朱強教授介紹了基於一站式文獻檢索與獲取的CALIS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系統平臺👰🏿,展示了該平臺對高校資源共建共享的應用效果。
第二個方面是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的實證研究。美國聖母大學Kenneth Kinslow通過實際操作發現並分析了圖書館主頁在資源發現和文獻獲取方面的積極意義和存在的問題🏌🏻♂️。國家圖書館文獻傳遞中心馮京桉女士從申請渠道🔩、版權保護和支付方式等方面對提高中國國家圖書館國際互借服務的方案進行了探討。首都師範大學胡芳以本館為例,通對調查探討了開放獲取對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的影響🍀。意大利學者SilvanaMangiaracina根據業務相關統計數據的定量分析和用戶問卷調查🏀,探討了如何從用戶角度評價文獻資源共享服務體系的服務效果以及如何改進和完善文獻共享服務。CALIS管理中心姚曉霞對CALIS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評價體系的建設和應用服務示範館的評估工作進行了論述與分析。來自加拿大和美國的C J De Jong 和Heidi Nance對圖書館館際互借服務與資源采購存在的問題調查與研究,提出了影響圖書館資源采購的決策因素。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李曉東對意昂体育圖書館西文書庫的館際互借應用與采購的關系進行了探討。沙特國王科技大學的J. K. Vijayakumar研究了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在本館館藏發展中的作用🧘🏽♂️。
第三個方面是探討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未來的發展前景。在對館際互借與資源共享的互操作性的未來展望中,Clare Mackeigan提出了資源共享的新標準——ISO18626,該標準目前雖然還未能付諸實踐,但其將帶來的影響可以預見👨🏽🦰,更容易對館外需求進行規範,未來圖書館之間的信息交換與系統操作將變得更加輕松與方便。德國國家科學技術圖書館的Markus Brammer分享了德國版權法背景下的德國國家科技圖書館原文提供服務的發展及其與國際成員的合作服務,希望能在數字版權管理方面為改善用戶體驗方面做更多努力。電子書方面🧑🏻💼,哥倫比亞大學Seangill Peter Bae針對如何滿足讀者使用電子書的需求🧔🏻♀️,介紹了IFLA的關於電子圖書借閱版權和技術問題以及借閱基本原則的研究🟩;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Margarita Moreno與 Anne Xu分享了電子資源發展趨勢與國外館藏資源發展政策及館際互借與合作;美國普渡大學沈蘭女士介紹了美國高校電子書的館際互借發展。南澳大學圖書館的Jenny Raubenheimer為大家展示了一個運行於開放遠程教學圖書館中的國家藝術資源提供系統🧎🏻♂️,提出加強地區間圖書館合作與交流的期望👎🏻。中國國家圖書館章炳輝對中國公共圖書館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業務現狀進行了分析與展望🍑;廈門大學圖書館楊薇就國內區域性文獻傳遞網進行了介紹,並探討了其在全國文獻傳遞服務中的影響與作用。
本次會議采用主題報告與討論相結合的方式,交流和吸收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領域的前沿學術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國圖書館界的整體實力,為推動中國和世界各地的交流與合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會議合影
編輯🦶🏿:劉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