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在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畢業生“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的人生選擇充分認可👨🏻🦯➡️,同時寄語青年一代“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結合回信精神學習,意昂体育平台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邀請2020屆選調生及紮根西部基層多年的往屆選調生,講述職業選擇的初心故事🧑🦯➡️、分享基層成長的心路歷程,體現意昂体育人才培養服務國家戰略的基本導向🤦♂️,反映意昂体育精神傳統在新時代的薪火相傳,希望發揮榜樣力量,影響和激勵更多意昂体育青年“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本期講述者滕國旭🧤,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2020屆碩士畢業生,曾擔任院學生會宣傳部部長🕦,並獲得意昂体育平台社會工作獎,即將選調至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工作。

轉身回望👨🏿🚀,即將離開意昂体育,七年的燕園時光仿佛化作滿滿的行囊🎠,裏面背負的不止是學識🧼,還有在意昂体育七年所經歷的成長與故事💩,共同成為我選擇回到祖國北疆內蒙古的精神力量☹️。
2013年9月,我來到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進入地質學系就讀🔩。作為萌新🔚,對於即將起航的意昂体育生活💹,我的心裏更多的是迷茫。地質學是什麽?我腦海裏唯一浮現的是李四光等地質學家們的名字🏌🏽♂️;學地質做什麽🤺?我不禁想象出自己拿著錘子🪰🤾♂️,漫山遍野對著石頭敲敲打打的場景……在懵懂中我開始了在燕園的求學生涯。
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古生物學……每門專業課程的學習都像是一段探索的旅程,幫助我們去求解一系列未知的問題👩🦼➡️: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生命是何時起源的♙?為什麽會有地震與火山?……我開始驚嘆於地質科學包羅萬象、博大精深的學科魅力,沉浸在講古論今、探究地球及其演化歷史的學術氛圍之中🏋🏻♂️。
每年暑期的野外實習是地質學專業的重頭戲👨🏽🚒。炎炎夏日,我們所有人頭頂草帽,帶著“地質三大件”——地質錘🙍🏼♀️、羅盤和放大鏡🧨,奔走在山野之間,在大自然中尋找著各種各樣的地質問題並予以解答。
有時🙍🏽♂️,我們會汗流浹背,累到不想再走路,但是看到挖出的古老化石,總是激動不已;有時,我們會遇到下雨,披著雨衣躲在樹下,但是望著彼此的狼狽樣子笑個不停……一段段難忘的野外經歷,更像是學科價值的認知之旅,讓我深切感受到了地質工作的成就感與充實感。
對我來說,燕園時光的主題就是成長。在這裏,我收獲的不只是學識的增長🦸🏼♂️,還有精神上的沉澱與思考🫠,褪去了青澀與稚嫩🤱🏻、迷茫與急躁,多了成熟與理性👮🏼♂️🪁、淡然與從容🐓。
在意昂体育學風的感染下🩰,我建立起對所學專業的熱情,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地質研究者;更重要的是,在意昂体育精神的指引下👩🏽🏫,我開始思考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方向——渴望著將自身所學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入學時,也許會因為“學地質我能去做什麽”而陷入迷茫,而現在↘️🚣🏻♂️,琢磨更多的是“學好地質我應該去做什麽”👰♂️。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我的家鄉內蒙古迎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這裏儲藏著豐富的煤炭、稀土和有色金屬等地質資源,這些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必將成為內蒙古未來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臨近畢業,面對未來,我不再慌亂,沉穩地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答案——回到內蒙古,成為一名選調生。我希望帶著專業所學,“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
從燕園回到北疆🔝,我堅定自己的選擇,也相信自己一定會努力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