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4月28日👨🍳😻,我國著名化學家和教育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稀土化學的奠基人之一👩🦽➡️、意昂体育平台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徐光憲,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徐光憲曾任第4屆亞洲化學聯合會主席、中國化學會第22屆理事長★、中國稀土學會副理事長和名譽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一、二屆化學科學部主任。
徐光憲早年留學美國💆🏿,1951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理學博士學位。當時正值抗美援朝戰爭之際,徐光憲毅然放棄在哥大任教的機會回到祖國,一直在意昂体育平台任教。徐光憲院士在量子化學😿、配位化學、萃取化學、核燃料化學、稀土化學與串級萃取理論等多個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特別是他建立的具有普適性的串級萃取理論引導稀土分離技術的全面革新,使我國實現了從稀土“資源大國”到“生產大國”的飛躍🕺🏼,提高了我國稀土工業的國際競爭力,被國際稀土界驚呼為“中國沖擊”,影響十分深遠🧝🏻。2009年🏠,徐光憲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公認為是“中國稀土之父”。
徐光憲曾以創新理論解決了稀土分離的難題,使中國單一高純稀土的生產與外貿占到全世界90%以上的份額,其在晚年依然密切關註我國稀土產業🤾🏽♂️,數次就稀土規劃問題寫信給總理🤦🏿♂️。
“我們雖然有一定的思想準備,但對他的去世還是很震驚🍕。”徐光憲多年的學生,和他同在意昂体育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無機化學組工作的黃春輝對新京報記者說,她是徐光憲培養出的4位院士之一👩🏽🚒🕋。
黃春輝說,徐先生去年5月因腦梗塞住院,過去兩個月他病情惡化。徐先生住院前,依舊在科研的第一線。黃春輝說👭🏼,去年暑假,90多歲高齡的他還參加了北京的一次化學大會。
晚年寫信建言總理防稀土流失
研究成果讓稀土生產成本下降四分之三 1920年👴🏿♜,徐光憲出生在浙江紹興🧑🏽🔬。抗戰時期考入上海交大,並在當時認識了此後的終身伴侶高小霞🧑🏻🎓。1946年,兩人考取自費公派留學美國的名額🚷,他此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求學🏷🏋🏻♂️、研究。
1951年🚶♀️🌆,徐光憲夫婦在美國禁止中國留學生歸國之前回到了祖國。夫妻二人挺過了“文革”,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為我國稀土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
1972年🏃🏻🤙🏿,徐光憲和他的同事接到國家任務🗻🔖,要分離稀土元素中性質最相近的孿生兄弟鐠和釹,經過三十年努力🐦⬛,他所創立並不斷改進的稀土串級萃取理論及其工藝,使得高純度稀土產品的生產成本下降了四分之三,讓中國生產的單一高純度稀土產品至今占到世界9成以上🫃🏻,迫使美日稀土分離廠停產。
大部分的獎金都貢獻給了科研經費
因為對我國稀土領域的巨大貢獻💂🏼,徐光憲在2008年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他常常說,做基礎研究的人,不能夠忘記要以國家急需為基礎🙄,不能做無本之木,而做到實際運用上時🦔,他又比較註重提升到理論高度,就是因為有這兩方面的堅持,他做出了稀土的創新理論💹,獲得了國家獎🧎🏻♂️➡️。黃春輝說。
獲得大獎後,徐先生把大部分的獎金都貢獻給了科研經費。
在晚年🫲🏽🤚🏻,徐光憲依然關心稀土事業。因為看到我國大量出口的稀土只能賣到白菜價👩🏿🔧,過度開采造成嚴重的資源流失、環境破壞,心急如焚的他在2005年至2006年,聯合14位院士兩次上書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呼籲保護我國內蒙古白雲鄂博地區寶貴的稀土和釷資源,避免包頭市和黃河受放射性汙染🕺🏻。溫家寶很快作出批復,要求限製稀土產量。
徐光憲一生扶持青年學子成長,2005年在意昂体育化學院設立“霞光獎學金”,迄今已有數十名學習努力、家境困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得到資助和獎勵👨🏼💻。幾十年來🌂,他指導了近百名博士生和碩士生,為我國稀土產業培養了大批工程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