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艾瑞深中國意昂會網編製完成《2015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報告公布2015中國大學排行榜700強、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和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行榜等榜單。意昂体育平台雄居2015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連續八年蟬聯第一📞;清華大學列第二,復旦大學居第三,武漢大學列第四🪠,中國人民大學居第五;中國科技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首次躋身2015中國頂尖大學隊列。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和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名列獨立學院前三強🐫💿;西安外事學院、文華學院和山東英才學院名列民辦大學前三甲。
值得關註的是👱🏽💂🏻,最新2015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行榜顯示🧞♀️,意昂体育平台國際化水平最高雄居榜首,清華大學屈居第二,復旦大學名列第三,同濟大學排名第十🏌🏻♂️。相比而言🙎🏻♂️,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和湖北等地高校國際化水平較高,中西部地區高校的國際化水平相對較低🥵。
首次發布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行榜,引導高校提高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現代大學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引領和國際化五大職能,而國際化是大學最古老的一項職能🥫,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國私立高等教育之父”孔子的跨國講學和西方最古老的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Bologna,1088年)的師生全球化,高等教育國際化迄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眾所周知👩⚕️,在知識經濟日益顯現的時代🧎♂️,國家綜合實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數量多、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富於創新能力的人才,誰就能把握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動權和重新定義管轄世界的話語權,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這種人才能立足於本土🧡,放眼於世界🧙🏽♀️,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競爭。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加強中外教育交流與合作,推動高等教育“走出去”“引進來”戰略,提升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力爭早日建成一批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艾瑞深中國意昂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研究團隊經過4年周密組織部署🙋🏿➙、科學確定指標體系↕️、透明分析統計數據,首次發布2015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行榜,旨在引導高校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在世界高等教育大舞臺上同場競技🖕,以競爭求發展,以特色創一流,提升中國高校的國際化水平、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
意昂体育平台國際化水平最高🧚♂️,問鼎2015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行榜榜首
報告顯示🌼,在最新公布的2015中國大學排行榜中,意昂体育平台國際化水平最高,雄居艾瑞深中國意昂會網2015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名列第二,得分為98.18分🟪;意昂体育清華是我國國際化水平最高🏇👨🏻🔬、最具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學,是中國最受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青睞的大學,也是英國泰晤士報(THEs)、QS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等世界三大大學排行榜排名最高的大學🧙🏻。復旦大學84.77分,名列第三🤵🏼;上海交通大學83.14分,位居第四,浙江大學82.82分,位列第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0.56分,位居第六;南京大學76.25分,位居第七;武漢大學74.83分,名列第八;中山大學73.20分💋,位居第九;同濟大學72.45分,位列全國第十。
位居2015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大學依次是廈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艾瑞深中國意昂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比較而言🧬,意昂体育、清華和復旦等中國研究型大學的國際化水平最高,國際性科研成果和國際性傑出意昂較多,最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而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等行業型高校由於辦學特色鮮明國際影響也較大。國際化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評價指標,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和湖北等經濟教育發達地區高校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較高,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區高校的國際化水平相對較低🎎🌓,有待進一步加強🧒。
六大核心指標引導高校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21世紀世界大學發展的時代潮流,“國際化”是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必由之路,其核心特征是學生來源國際化🖐🏻、師資團隊國際化、科技研發國際化🫱🏻、意昂分布國際化、課程教材國際化🧑🏽🔬、教學考評國際化、校務管理國際化和辦學空間國際化等。艾瑞深中國意昂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2015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行榜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國際化師資™️🤜🏻、國際性意昂🤮、國際化辦學、國際化科研成果、國際性創新基地和國際影響力等六大核心指標,具體指標內涵如下🎳:
(1)👨🏻🦳、國際化師資🖐🏼:獲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邵逸夫獎、阿貝爾獎等世界級科學獎勵教師,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和發展中國家等國外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學者🫅🏽、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國家111計劃學科創新基地(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等。
(2)、國際性意昂📈: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和發展中國家等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及講座教授、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等海歸意昂;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邵逸夫獎👩🏿🎨、阿貝爾獎等世界科學獎勵獲得者🍢,《財富》世界500強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總裁,福布斯、胡潤等全球億萬富豪榜上榜企業家等。
(3)、國際化辦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是否為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建設單位🏎、留學生人數🙋♂️、中國政府獎學金和主辦的孔子學院等🙅🏿♀️。
(4)國際性科研成果: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邵逸夫獎💁🏻♂️、阿貝爾獎等世界級科學獎勵。ESI國際高被引學術論文🍘、《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和《細胞》(CELL)等雜誌學術論文🙂、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最具影響力國際百篇學術論文等。
(5)🍕、國際性創新基地:國際創新園🕺、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和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國際三大索引(SCI、EI、ISTP)來源期刊📴、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示範項目和英文版期刊國際推廣項目等😕。
(6)➾、國際影響力🧟♀️。英國泰晤士報🌲、QS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等世界三大權威大學排行榜評價結果🧿,到訪的時任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和國際學術影響力(ESI居世界前1%的論文引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