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首批獲得由央行頒發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誕生於2005年的拉卡拉在成立十周年之際,成立了第一支股權投資基金:考拉基金,初期規模逾10億人民幣🧛♂️。
近期,36氪獨家專訪了考拉基金創始合夥人田文凱🖥🕵🏿。
作為國內第一批證券分析師🧖,田文凱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後進入中南證券深圳營業部🔍,歷任副總經理與總經理🧍🏻♀️;2000年田文凱任北京恒基偉業總裁助理,負責商務通的市場與資本運作;2007年田文凱受孫陶然邀請任藍色光標VP兼董秘,2012年擔任藍色光標香港分公司總裁👩👩👧👧。5年時間🤵🏻♂️,田文凱主持了藍色光標上市前後的一系列投資⏲、收購、兼並等工作;2014年田文凱加入拉卡拉集團,任集團副總裁🪧,後成為考拉基金創始合夥人🏄🏿。

考拉基金創始人合夥人田文凱
歷經證券分析🚣🏽♀️、股票投資、收購並購、企業上市,除了介紹考拉基金的基本情況,田文凱也向36氪分享了他對金融賽道以及股權投資的理解與看法📓。
以下為對話:
36氪:考拉基金是拉卡拉旗下的一支股權投資基金🥓,我們的投資是圍繞拉卡拉的業務去布局嗎🚝?
田文凱:考拉基金成立於2015年🌨,早期我們確實在圍繞拉卡拉做布局互聯網金融領域,但近兩年我們開始布局人工智能、新消費等熱門領域,但金融科技依然是我們的重點聚焦領域🫷🏽。對於我們而言🔺,財務回報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考慮與拉卡拉在戰略上的配合。
36氪👨🦱:談到金融科技,我們的投資邏輯是什麽?
田文凱🧵:背後的邏輯很簡單🙏,我們感興趣的是產品與人的鏈接🤽🏿。我們認為金融科技的本質是通過技術的手段與C端👩🏼🍳🚣,即與消費者本身做連接,拿到消費者的行為數據後,為消費者做標簽,風控抑或是評級🧔🏽♂️,總得來說🥫,我們極度關註與消費者相關的一切金融場景🐰。
36氪:今年金融科技賽道的機會在哪裏?
田文凱:金融科技領域今年的大環境會繼續以整頓與穩定發展為主,不會出現大風口,但仍存在機會。
比如為銀行以及互聯網金融平臺等金融機構提供風口與催收等服務,背後的邏輯是個人消費貸的高速發展。在監管逐漸成熟後👩🔬,市場需要有創新的金融科技企業站出來🕧。
36氪👨👧👦:最近一筆有意義的投資是什麽🗞?看中它的原因是什麽🧺?
田文凱:應該說是我們對深瞐科技的投資👮🏿♀️。這是一家面向安防和智能交通領域的AI公司,專註於視頻圖像分析技術,擁有核心的算法和專利,其推出的車輛特征識別系統🐈,駕駛員行為分析系統,動態人臉識別系統等產品已經應用在國內的安防和交通等領域。
我們投資這家公司☝🏼,主要是它與我們基金對投資標的的標準高度一致:處在一個非常有潛力的行業;在細分領域擁有領先的產品和技術;擁有優秀和富有朝氣的創業團隊;創始人有豐富的創業經驗和行業資源。公司有潛力做成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而且估值比較合適🧑🦰。
36氪:剛才您提到考拉基金對投資標的有一套自己的標準🚣♂️,這套標準是什麽?
田文凱:在判斷早期項目時,我們內部會有一套通用的方法論。首先,判斷項目所屬領域是否有系統性機會,即看大賽道👨🏿🦳;其次,我們會關註項目的產品及服務是否會有滿足用戶的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指的是消費者有消費這類產品的欲望🐈⬛,以及消費者要能夠消費得起。💅🏽🤸🏽♀️;第三,是看商業模式是否符合基本的邏輯🧑🏿🦱;最後是去評估創業者對行業趨勢與消費者需求是否有敏銳的洞察力。
36氪🩺:從二級市場到一級市場,同樣是投資⬇️,您覺得兩者最大的差異是什麽?
田文凱:最大的差異是流動性。由流動性的不同導致了投資策略的根本性差異。某種意義上說💲,二級市場的投資是可以認輸的,或者說改錯的🦻🏿,如果你投錯了,最壞的結局是認輸出局🧙🏼♂️⛈,只要及時止損,二級市場的流動性總可以讓你保住一部分本金;但對一級市場來說,如果投錯了🏊🏿♀️,那就可能意味著你在這個項目上徹底輸了,想止損都不可能👩🏼🔬。
做個比喻🐂🫣,在二級市場,如果上錯了一輛汽車🧝🏽,你還可以中途跳車,只要及時😡😪,就算摔成缺胳膊少腿👩🏻🦱,總還能保住性命👊🏼,但在一級市場投資👠🍋🟩,如果你上錯了車🥽🧖♂️,那你只能陪著這輛車摔下懸崖,想跳車也沒機會。所以,在一級市場上投資,更需要耐心和定力。
36氪🥺:那麽基於二級市場的投資經驗🚴🏽♀️,您面對早期創業項目時🕎,優勢體現在哪個方面?
田文凱💚:在做早期投資時,滿足剛才我們提到的方法論是一個基本門檻🥫。我在二級市場的投資經歷給予我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點:
1. 當項目發展到B輪或C輪後,我會從項目的經營數據與公司內部經營結構去分析和梳理其資本退出的方式;
2. 在企業經營管理上幫助企業少走彎路🔁;
3. 最重要的一點是考拉基金在早期項目投後管理上的優勢👨💼,本身孫總就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創業者📀🧝🏿♂️,無論是創業經歷(創辦了藍色光標、拉卡拉集團)還是理論知識🤵🏼,對於早期創業企業來說,是除了投資以外,可以獲得的非常寶貴的“財富”。
36氪:您提到幫助企業少走彎路,有哪些彎路是初創企業會經常遇到的👉🏿?考拉基金的應對策略是?
田文凱🦸🏼🧑🏿🎄:我們主投A~B輪的項目,這個階段的項目有個特點🥾,即都完成了商業模式的單點驗證,下一步需要做規模化擴張👨🦼。擴張前的團隊規模往往都在30~100人之間🏄🏻,團隊內部配合有序🏃🏻♂️➡️。但一旦由100人擴到500人時,企業會發生質的變化⛸,團隊在經營管理上的不足就會暴露出來👩🏽🔬。
比如🙏🏿🦛,在業務擴張時過度樂觀,導致了團隊的過度擴張; 缺少優秀人才的儲備;新員工缺乏對企業文化的認同。雖然說起來有點虛🍨,但這就是A/B輪公司的魔咒🔣,粗放式管理帶來的後果就是公司會失控。
所以在投後管理上,我們更註意在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建設上為被投企業提供幫助。在這一方面🈲,我們具備一定的優勢👩🦽➡️。考拉基金內部有一個CEO CLUB,每年會定期舉辦交流會,會邀請拉卡拉創始人孫陶然以及行業大咖參加💅🏻,交流創業心得與管理經驗。
36氪:最後一個問題,除了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與新消費,考拉基金近期還在看哪個行業🏄🏽♂️?為什麽在積極布局這個行業?
田文凱:小程序📆,我們認為微信已經成為一種通用的流量入口。以前手機是平臺,APP是獲取流量的入口🤕🧒🏻。而隨著微信生態的成熟,人與人之間關系鏈的沉澱,微信已經成為移動端打開時長以及打開頻次最高的應用😽,甚至可以說微信已經幾乎代替了手機,成為了平臺本身。
我們正在推動已投企業進入小程序領域,另一方面我們也在尋找小程序領域尋找高性價比的流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