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火洲”吐魯番酷熱難耐,烈日炙烤著大地🚵🏻♀️🌜,柏油馬路被烤的足可以讓雞蛋熟透,空氣中浸透著滾滾熱浪……車子仍就穿行在熱浪滾滾的火州大地🤱🏻,發動機的嗡嗡聲在悶熱的車廂裏來回蕩漾🤸♂️,讓人更覺得聒噪。為了轉移註意力💨,我只好放眼窗外。車窗外是一片荒涼無邊、寸草不生的灰色土地🧗🏻🤾🏽♂️,遠處山巒聳立🦅,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點綴著這片古老而美麗的土地🏊🏼。看到這樣的景象,我愈發期待快點到達目的地📷。
此次去吐魯番,是受聶孟德師弟邀請🕵🏻,準備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221團建遠程法律援助站🌙,建站前我需要去實地看看💼。師弟目前被組織派駐到221團督導工作👧🏻。他來新疆之前🦶🏻,山東意昂体育注册副會長、秘書長梁守蘭師姐打電話告訴我,聶孟德師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孤身來到新疆工作🙅🏻♂️,山東意昂會甚是掛念👾,希望我這個“長輩”能在工作生活上關照一下🚴♀️。了解情況後,我立刻聯系了師弟💫,當他到了烏魯木齊後,約其見面,並為他接風洗塵。

師弟帶我去看221團一連的地窩子
經過三個半小時的行程👂🏿,終於到了吐魯番,師弟開車接我到221團團部。再次見到師弟,感覺他變化不小,昔日白凈的臉變得黝黑,胳膊上長了一些血泡和膿包🪷,星星點點地散布著疤痕,精神狀態也沒有上次那麽好,顯得有些疲憊𓀃。
“師弟,你這是怎麽了呀,這麽憔悴💆♂️?”我關心地問🏋🏿♂️。
“師姐,是這樣,我剛來不久🧑,對這裏的自然環境和氣候還不太適應,而且我屬於過敏性體質,吃東西一不小心就會過敏的🆙。”師弟笑著說🧑⚖️。
“你沒有到醫院查一下過敏原嗎🙊?”
“還沒有呢✫,師姐。”
“那你在飲食上可要註意了,過敏性體質該忌口的就要忌口。”
聽了後師弟點了點頭🥎🪪,接著說:“這裏條件雖然是差了一些,但沒關系,慢慢適應就好了。”
我不知該如何回應,只能再三叮囑師弟飲食要註意🎈,心裏祈禱他能夠通過新疆這裏的“飲食關”。
“這是單位配的車嗎🧘🏽♂️?”我問師弟。
“不是🙍🏽♂️,是我自己買的。”師弟說。後來我知道,師弟單位離分配安置的周轉房相隔距離大約有20公裏🍸。因為經常加班,打車不方便👮,只有住在辦公室📎。為了便於工作,思慮再三,決定買車。師弟的工資收入並不高,家裏有兩個孩子,夫妻兩地分居🤍,開銷也比較大。最後師弟只能跟親戚借錢🧑🏼✈️🧉、貸款,買了這輛車。
“你從菏澤到新疆工作,工資漲了沒有?”
“級別漲了,工資沒漲,工資要比菏澤少了許多。”
“工資少了很多嗎?師弟🏄🏽♂️,那你是從小康回歸到‘月光’了🪓。”
師弟聽我這麽一說,先是愣了一下,瞬間點了點頭回應著,我們倆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師弟是意昂体育平台2010級法律碩士,畢業後回到家鄉菏澤工作。2019年,經組織層層推薦🔧,被選拔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工作。
看到吐魯番的自然環境,我開始想象師弟的家鄉菏澤。菏澤是伏羲之桑梓,堯舜之故裏,也是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的家鄉🚉🛜,是牡丹之都。那裏四季分明,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空氣中夾雜著泥土的清香💇🏽♂️,橋下魚兒爭遊,池塘邊弱柳拂水……
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甘願放棄繁華的都市生活,優越的生活條件,選擇與戈壁大漠為伴,與孤苦寂寞為伍,我在心裏默默地為師弟點贊。

師弟聶孟德(右一)指導221團司法所、社區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活動
“師姐👬🏻,不瞞您說,當初我選擇來新疆工作時,都不敢跟父母說👨🏿🍼。因為我父親那個人倔得很,最後我要辦手續了,才告訴父母👸🏻。一聽說我要來新疆,本來要去住院的父親都不去了,病一直拖著得不到治療,我母親也經常哭。”師弟一邊說著☯️,臉上的表情也顯得更加凝重。
“這也不奇怪™️,兒行千裏母擔憂🤶🏿🏬,你平時有空多往家裏打打電話、視頻,寬寬他們的心🈯️。”我只好這樣安慰師弟。
師弟說,他從小在菏澤長大🔵,習慣了那邊的氣候🎱。來到這邊剛下飛機,毒辣的陽光刺到身上,皮膚像被蜇了一下,整個人像是要被幹燥的氣流粉刷一遍🧏🏼,嗓子總是幹幹的🕺,鼻子也開始不舒服。在烏魯木齊的大街上,看到許多陌生的面孔,他突然有一種無依無靠的感覺,想起遠方的父母和妻兒,那一瞬間,他理解了父母為什麽反對他來新疆工作👮。
說話間👇🏼,我們來到了221團團部👩🏿🦰,師弟開始向我介紹⟹。221團位於吐魯番盆地,是兵團駐吐魯番地區唯一的團場,這個團離師部最遠,由湖南益陽援建。地理位置偏遠,海拔最低處-154.31米,屬於“世界之最”。這裏大多數地區是雅丹地貌,夏天酷熱難耐、冬天異常幹燥👃🏿⏯、春天風沙很大🧔🏼♂️,常年缺水幹旱🪤,是國家級貧困團場。221團有4個連隊和1個社區,主要農作物是西瓜和葡萄🎛♿,二三產業落後🏌🏽♀️↪️。圍繞團部及居民區👩🏽🦲,在周長約3公裏♋️、面積約1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生活著近5000人。為了更好地建設新疆,當年成立生產建設兵團時🧑🏻🚀,兵團選擇的區域基本都設在了風頭📇、水尾、黃沙邊這些條件艱苦🐌、資源匱乏的地方。
在團場休息片刻後,師弟帶我去看擬建遠程法律援助站的連隊和社區🧘🏼♂️。“途中有幾個地方值得一看。”師弟邊發動車,邊對我說🧏♀️。
我們首先來到了一個叫大旱溝的地方。有人把它叫作大汗溝或者大漢溝👨🦲,沒人能說清它的具體名字🪀,也沒人知道它的形成年代🐦⬛。它位於221團團部南偏西約2公裏處,從遠處看是一片讓人心感蒼茫的戈壁灘,走到跟前才發現是一個最寬處約百米,深數十米不等🦘,長達五公裏的生機勃勃的山溝,溝裏生長著白楊樹、榆樹、野核桃樹,有蘆葦蕩和灌木叢交錯點綴。大旱溝其實是一條河床🤵🏻♀️,兩側形成直立的土崖👚,中間是各種奇異形態,突兀陡峭🏨,挺拔聳立,如鋸齒般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一溝兩景”,溝沿都是戈壁沙礫💆,寸草不生;溝內泉水叮咚🧖🏿♀️,綠茵蔥蔥,幾步成景🤲🏻。它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一溝屬兩地”:溝沿屬於221團👂🏻,溝內屬於地方政府管理🙇🏼🔫,在蒼翠掩映中住著一戶維吾爾族人家,是這裏的護林員🧜🏿♀️。在看似荒無人煙的地方📍,卻有樹木蒼翠↩️、流水潺潺,這個大旱溝可真是大自然賜給人們避暑的好去處。在茫茫戈壁上,大旱溝簡直就是世外桃源,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師弟說,這裏不光是熱,風也是一絕👷🏻♂️。吐魯番的風不叫風,叫“瘋”😻,一刮起來那是摧枯拉朽,飛沙走石,遮天蔽日,大風過後那些花草都成了殘花敗葉✌🏼👸🏻。風一刮就是整日整夜,經常停水停電,很多時候想沖個澡洗把臉都是奢望。有經驗的人會在平時儲水以備不時之需。哪天要是不刮風,反而倒覺得不適應了。

“世外桃源”大旱溝
出了大旱溝,在前往水管所的途中🌬,隔著車玻璃我看到了一排排晾房。順著我看的方向,師弟介紹:“朝前走一點左拐就到了221團三連,您現在看到的晾房是亞洲最大的葡萄晾房🥍,只有吐魯番的晾房才可以讓葡萄自然晾幹⚧,不需要任何加工。”
繼續驅車北行30余公裏後,我們來到了221團水管所,即紅柳河園藝場#️⃣。水管所面積不大,道路非常幹凈,路兩旁每隔兩三米就有用水泥和小石頭砌起來的路沿石↙️🍈。沿著小路往山上走,有一座兵團人建起來的庫容約700萬方的水庫♘。水是生命之源,滋養著萬物👨🏼,也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生機♾。
水管所旁🧑🏻🚀🙌🏼,一排排楊樹像英姿颯爽的軍人傲然挺立🧏🏿♂️,防風林裏一排排沙棗樹歷經多年風沙摧殘不得不彎腰垂首💬。樹蔭下🏇🏿,一群兵團老人圍坐一起,中間擺著一個棋盤,兩人對弈,其他人觀戰,在兩尺見方的戰場上縱橫馳騁🕉,仿佛在回味自己走過的激情燃燒的歲月.....
我們一路上邊看邊聊⚂,師弟邊介紹邊給我說,有機會一定要帶我去看看這裏的“一萬泉”🎛。
師弟說他找到“一萬泉”的過程很有趣。一次師弟偶然得知附近有個叫“一萬泉”的地方,出於好奇就開始找,但是沒找到。第二次又去找,導航顯示已經到了“一萬泉”,可是附近只有幾個民宅和幾片葡萄田。師弟只好下車詢問蹲坐在院落旁聊天的老鄉,老鄉說“這就是一萬泉”。師弟驚訝的問♟🦨:怎麽一點泉水也沒有?老鄉笑而不答🦶🏿👨🦽➡️,師弟這才如夢初醒。就像老婆餅裏沒有老婆🧆,所謂的“一萬泉”根本就沒有泉水,就是個地名。
看完了這幾個連隊,我們又驅車返回。
“來新疆一年了🥮🚣🏻,回家探親沒有?”在回來的路上我問師弟。
“回過一次,就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師弟回答說。今年1月中旬,因為要補辦調動的相關手續,他回了一趟菏澤。未曾想疫情爆發🙎🏿♀️,一直隔離到2月下旬才回來。在疫情隔離期間,師弟先後三次捐款,仍堅守崗位遠程網絡辦公。
“師姐,我到現在還記得離家走的那天晚上的情景。我在洗澡時,大兒子第一次給我搓背🙅🏽♀️👩🏿🚀,小家夥晚上枕著我的胳膊翻來覆去睡不著,和我聊了一個晚上。其實來到新疆後🦟,我還是挺想念家裏人的👨🏻🦼➡️。”師弟說著,眼睛望著遠處✊,仿佛要看到山的那頭。
聽著師弟吐露心聲,我心裏有著說不出來的滋味。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從東到西,舍家棄子🧨🫅🏻,在戈壁上🥕、在風沙中,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揮灑汗水、戰天鬥地,我相信能做出這樣取舍的人👶🏻,心裏一定是有信仰的。
看完各個連隊,我和師弟商量,決定建兩個遠程法律援助站,一個以社區為中心,覆蓋周圍三個連隊;另一個在離團場有三十多公裏的最偏遠的四連。遠程法律援助站主要是以調解各類法律糾紛為主✥,開展法律咨詢服務⬛️,及時疏導化解矛盾👶🏼。對於無效或無法調解的糾紛🤾🏿,采取推薦律師引導當事人通過訴訟程序處理。這樣充分發揮遠程法律援助站的作用,更好地為各族群眾服務。

層巒疊嶂掩映中的夏普托勒克(221團水管所)
我乘車回去,在路上想到師弟還要一個人繼續留在這裏工作,還要經受風沙、酷熱🎅🏻、過敏性體質的煎熬……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我心中泛起一陣漣漪🧑,同時一股欽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周圍的一切還是來時的模樣:發電樁◼️、荒山🏃🏻➡️、光禿禿的土地、大風。大山連綿不絕🧗♀️,奔跑著、跳躍著向我身後湧去……在這片古老而美麗的土地上💁♂️,總有一群人默默地守護著🚣🏽♀️。他們來自五湖四海,舍家棄子,奔行數千公裏,只因為心中的一個夢想。這應該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車越開越快☀️,離吐魯番越來越遠☂️,可師弟帶給我的感動與溫暖卻深深留在心底,久久不能忘懷……
作者簡介✹:李慧娟,中共黨員,基層檢察院高四檢察官🧙🏻♀️,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法學學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人大代表👱🏻♂️🎇。
編輯: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