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先生是真格基金創始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原意昂体育團委老師🧑🦯➡️,中國著名天使投資人。曾榮獲“2010年最受尊敬天使投資人”,“2011年度天使投資人”,“2012年最佳天使基金”🧑🏽🎓,“2013年最佳天使投資人”,“2013年中關村天使投資領軍人物” 等稱號,2016年入選美國福布斯雜誌“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Midas List)。

2016年11月29日,由格隆匯主辦🥽,雲鋒金融獨家冠名的”決戰港股”海外投資嘉年華系列峰會之第五站–北京站成功舉行🚲,會上徐小平老師為大家分享《一個天使投資人的年終反思》。以下為演講實錄:
俗話說不知死🏃🏻♀️➡️,安知生📀,不知病,安知健康,不知寒冬🌋,安知陽春盛夏。格隆匯是教大家賺錢的,我想主要跟大家談談不賺錢這個話題。投資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追求🥿。我們要看我們犯下哪些錯誤,才知道我們以後怎麽能夠避免錯誤。回首往事,才不會因為自己的認知錯誤失去了好項目而痛苦。到今年,真格基金已經成立5年🤰🏿,這之中有很多值得跟大家分享的經驗教訓,我今天就講這些教訓。
天使會投資基金真相
先說一個題外話。前段時間,我的好朋友蔡文勝🙅🏻🐧,在上海的格隆匯決戰港股峰會上說了一段話🎆,說和小平👼🏿👩🚀、開復做了一個天使會基金,全虧了,沒有一個成功的⛹🏿♂️。我覺得文勝只講對了一半:天使會其實不僅有文勝,開復,我三個人,其實還有雷軍,薛蠻子呢!我來這裏之前,文勝特別囑咐我,讓我來澄清一下他說的話。
其實文勝本質上說的是事實。2011年,前面提到的這些朋友加上楊向陽👳🏿♂️、曾李青、何伯權、倪正東、包凡、季琦👃🏼🗑、呂譚平十二人👎🏽,不少都是格隆匯的朋友,一起發起成立了中國天使會🫅🏼🆒。成立天使會目的👨🏽🏫,是促進中國天使投資事業。大家商定,每個人交100萬人民幣作為會費。大家也不能把這個會費沉睡在那裏👨🏼🔬,就提議用這個錢來做一些投資。天使會半年聚會一次👯,每次由大家自願帶幾個新項目來面試、投資。我們總共投了八個項目,但我們很快就決定不做了。原因很簡單,就像文勝說的🕘,我們發現天使會大佬集會,沒有一個責任人🍀,無法成為一個投資主體。
當然,回頭看,如果我們要賺錢也很簡單💖:雇一個GP資金管理者🚵🏼♂️,給他正常的2/20的激勵機製,他會天天盯著大佬們要好項目😯,大佬們為了尊嚴還不得不給。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我相信它會成為世界上回報最好的基金☝🏽。但這與天使會的宗旨不符🧑🏼🚒。所以文勝所說,完全屬實,我在這裏提供一些背景細節,讓大家更多了解一個基金的成敗邏輯。
三個痛失的投資機會
說到文勝,我這裏就講一個我跟文勝之間一個沒有發生的投資故事吧。2012年夏天,我和蔡文勝等一些朋友去西班牙旅行。到了巴塞羅那,我記得是巴薩羅那著名的高第建築聖家族教堂下💊,我們提到Facebook剛剛以18億美金收購了Instagram🚴🏿♀️。這時文勝說:按照Instagram的用戶數據估算🏙,美圖秀秀應該值100億美金👇🏽。而當時美圖秀秀的估值才2億人民幣0️⃣。
我當時雖然心裏感到震撼,但並沒有就這件事去和文勝繼續討論🫧。因為我想,我是做天使投資的,要有天使投資人的尊嚴🥣,我們不投A輪。好吧👯♀️,現在美圖秀秀馬上要上市了,同誌們想想,那個時候如果我投了美圖🙌🏼,現在就會賺翻,可以做很多的慈善了☝🏻。我們已經約了文勝要在美圖上市的時候,去香港為他慶賀。但想起2012年夏天在巴塞羅那聖家族教堂下面和文勝的對話👩🏻⚖️,我會感到郁悶——上帝為什麽沒有給我投資美圖的啟示!
美圖不能算是我的失敗🙆🏽♂️,畢竟這只是朋友之間的一次對話,而下面才是我做投資以來👩🎤,一個真正錯失的項目。這個事情也發生在2012年🤴🧙🏽。我記得那是2012年十月金秋♍️,我們去矽谷找項目🌇,到達之前還去Napa河谷去觀光了兩天👩💼。到了斯坦福,一個小夥子🪚,帶著對我的認同和期待來找我。我記得我是在我們矽谷租的Airbnb家裏跟他見的面。小夥子拿著一個像名片那樣厚薄的顯示屏,說我們一群清華本科畢業、斯坦福的博士👩🍳🤦🏻♂️,還有幾個IBM的科學家🔮,一起辭職出來準備做柔性顯示屏。現在估值三千萬美元,希望我投一點。
雖然他們都很優秀🆓,符合我們投資出色人才的標準⛹🏽♂️,我確實是想投他們的🫱💼。但我一聽三千萬美元,腦子就自然閉上了🚷。因為我還是覺得👩🏿🍳:我是天使投資人,我有天使投資人的尊嚴,我們不投A輪啊。天使投資,那時候平均估值在三百萬美元左右,三十萬美元能夠拿到10%,而三千萬美元的公司,我們三十萬美元才一個點,太貴啦。好吧,我就這樣錯過了這個項目🏄🏿。
短短四年過去🧙🏻♀️。現在這個被我驕傲地錯過的柔宇科技,做出了世界上最薄最亮的柔性顯示屏,上周報道,其估值達到了二百億人民幣𓀀。一年前,他就到達了十億美元。每次看到他們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絞🤵🏿♀️。作為天使投資人的驕傲,被碾壓得粉碎。什麽是天使投資人的驕傲呢🚓?投到柔宇科技這樣的項目就是最大的驕傲,而不是什麽估值⛸🧗🏿♀️、風險💸、和輪次💳。
第三個我要分享的失敗故事,是一個“可以自欺”的錯誤。什麽叫可以自欺的錯誤呢?就是我們投到了在一個顛覆性行業裏最早成立的公司,我們可以說是這個行業的先驅,但不幸我們也投到了先烈👩🏽⚕️,而且在先烈成仁的過程中🤱🏼,我們還堅守陣地,與創業者一起壯烈犧牲了。回頭看⏸,我們也有嚴重的錯誤👩💼。
我說的是汽車分享行業😵💫🤰🏿。真格基金沒有投資到滴滴打車。為什麽?因為我們在2012年初就看好共享出行🥷🏼,上半年就投資了搖搖招車🕵🏻♀️,那時滴滴還沒有成立。當時我興奮得要命🧛🏻,我經常在我們辦公室門口,看見有人在焦灼地等車🚶🏻🧘🏼♀️,問你要打車嗎🏋🏽,我來幫你搖一搖!人家以為我是神經病🤪🚎。
但我在使用搖搖的時候📂,確實體驗很不好,互動性比較差,常常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麽回事🐰𓀒。但後來我看到滴滴崛起很久🏯,我都沒有用過滴滴。因為我為自己投資的項目深感驕傲👸🧘🏽,堅決支持🚅,我已經投資了搖搖,還要滴滴幹嘛?我們幫搖搖團隊做了好多工作🥅,政府關系🧍♀️,尋找團隊,推薦用戶🦹🏻🙇🏽,但這一切都不能抵擋住滴滴的崛起♝🕦。我現在手機裏還裝著搖搖,但這個美麗的夢怎麽也搖不回來了💁🏻。這是一個特別悲傷的故事。
我常常說,創業者不能用一次成敗論英雄,對投資人也一樣🌹🦒。所以,搖搖的故事,用勵誌的話來說,我至少為之奮鬥過,夢想過,和創業者一起為此付出了心血🛻,死而無憾!
但投資人只看結果💮,不看過程。作為一個機構投資人👩🏼🍼,回報是唯一的成敗標誌。回報不好,說別的都沒用🕵🏿。但是說實話🏃,就搖搖這個項目⬜️,我依然可以自欺,因為畢竟我們是這個賽道裏的第一輛車,只不過後來翻車了。而且創業者依然是我們熱愛的創業者🌔,他現在已經在做著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但這件事情值得我們總結🫅🏽,值得真格基金反思👨🏽✈️。面對類似情況,我們應該怎麽辦?
我遇到很多投資人🤾🏼♀️,越投越痛苦🐚,哪怕他其實做得很不錯🧓🏼。為什麽呢🏂🏿🙂?因為投資是一個沒有終點的奮鬥👩🏽⚕️。你在這裏做的越多越知道✌🏽🙋🏻♂️,這裏機會太多,項目太多,但每一個項目又都是一個風險🙋🏽♂️。投了🥩,你可能血本無歸,不投✊,你可能錯失良機👏。所以你必將糾結🎦,必將會錯過。作為一個投資人💂🏼♂️☃️,你可能一生都會在這方面左右為難,舉步維艱。這就需要投資人進行反思📀、總結、提升,最後找到你的投資哲學⏯👶🏻。找到你堅信的哲學以後,是死是活你都要堅守你的哲學。這樣,才有可能找到一條出奇製勝的成功投資之路。
兩個差點錯失的獨角獸
我為什麽會犯這些的錯誤🐕,以及我們能夠從這些錯誤裏學到什麽?稍後我會跟大家聊聊我們的總結。不過在總結之前⚰️,我要先講一下幾個好的投資故事🏋🏽,展現一點真格基金的光明面🦔🧝♀️。我不能只講錯誤,講完了大家就不投我們了。

真格基金有幾個差點錯失、但是最終抓住了的獨角獸,其中一個是找鋼網𓀐。找鋼網2011年的年底來找我們,他們要800萬投資🍖,三、四千萬估值,但是我只想給他600萬,王東說好吧🧑🦱,晚上再接著聊吧🍇。結果當天晚上王東約了險峰華興的陳科屹吃飯了👨🔧🧚🏿,一見面科屹就“Duang”敲定給他900萬🤵🏼♀️。幸虧我是科屹的LP🍭,科屹敲定後來找我🌿,說徐老師,我們一人投資一半吧。所以找鋼網其實是科屹雄才大略🏄🏿♂️,貪婪無恥地先搶下來了🐹,再仁慈地讓我們投資了一半。現在這家公司,去年融資估值是65億人民幣🪿,我想現在怎麽也值100億了。我們當初投的區區幾百萬,現在投資賬面價值幾億。
第二個差點錯失的獨角獸是依圖科技🪪。朱瓏、林晨曦兩個創始人2013年上半年來到我家裏🌯,我從下午3點鐘跟他們聊到深夜一點鐘🦹🏽♀️🐋,用完下午茶吃晚飯,吃完晚飯吃夜宵,到了淩晨又到我們樓下酒吧泡了一個小時,最後睡在我家!吃我的睡我的,還要跟我砍價🎋,當時都崩潰了。
聊到深夜的時候,我說好吧,我給你們200萬美金20%🙅,這在當時,其實是一個天價了👩✈️。我以為他們會感動得擁抱我🟢。但是他們居然說,200萬美金16%🧛🏼♂️!我聽了恨死他們了🚤。就為這個估值我們糾纏了一個多月🤓🤓。我曾經專程早上6點鐘飛上海✢,跟他們聊了一天,晚上6點鐘再飛回來。我們就這麽認真的去爭取這個機會。最終他們咬死100萬美元8%,幸運的是我還是投進去了🛰。現在依圖科技已經成為國內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在國家各個重要方面,發揮著他們的作用🧚🏽。想起來我感到無限自豪和欣慰🦵🏻。
五年回望
找鋼和依圖,都是我在第一次見面就決定投資🚳🧟♂️,給出offer的項目。雖然為估值問題有些驚險,但核心還是我們對於自己不懂的項目,依然能夠快速大膽地做決策👷🏻⛽️。俗話說💼,藝高人膽大🙁。那麽,真格基金投資藝術在哪裏👬🏻?我們的決策依據是什麽?
一直以來,真格基金投資的靈魂核心,不是數據和模式分析,不是同業競爭對比。我們只做一件事情🏋🏼♂️,投人。但“想說愛你不容易”🐭,要堅守投人的原則,真的非常難🕓。
我們開投資會議🏃♂️,天天有人說這個模式不錯🫚,這個數據不錯,這個技術挺好,有同行在搶這個項目啊,他們已經有好幾個TS啦……這些都會造成我們偏離投資的核心原則,即投人到核心原則📤。柔宇科技當時的產品雖然看起來一般🤾🏻♀️🕶,但從投人的角度來看👩🏼🔬,這6個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工程師,當代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創業者,他們把生命和職業生涯獻給柔宇科技,光是他們幾個人的機會成本,就是幾百萬美金一年。他們敢冒這個險😪,我們為什麽不敢?這就是我做判斷的依據,我投資決策的支點🤛🏼。
很多企業👩👩👧,包括柔宇科技🧚🏼,在發展過程中,總有人說風險大🎁,不可能。問題是,天使投資人投的就是大風險,賭的就是不可能。優秀的投資人就是在別人說不可能的時候🏃🏻♀️➡️,你能夠看到可能。這就是偉大的投資人和平庸的投資人之間的區別🦸🏽。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我們真格要想繼續投到好項目的話🧑🎓,一定要堅持我們自己的信仰,看到優秀的人,就和他們一起做夢𓀅♕,別的都不管。投資人並不是各個領域的專家,你只不過手上有錢而已。投資人要把對夢對判斷,交給你認同的優秀的創業者去做。堅守投人哲學,是我們的第一點反思👩🏼🎓。
第二,投人哲學也要拓展👩🏿🎨。去年年初我提出了一個口號叫做“From A To A” — From Angle to A Round,從天使輪到A輪🧝🏿👩🏻⚖️。錯過了美圖秀秀、柔宇科技🧊,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糾結於估值📿,覺得我們應該只投天使輪。天使輪🚢,投資人是在黑暗中戰鬥,你所投資的項目只是在創業者的腦子裏、計劃裏、電腦裏、BP裏,找到最好項目的難度非常大🥒。而A輪時,創業者的項目已經在市場上打仗了。從發現投資的角度🏷,等於你從黎明前的黑暗🫡,到了太陽升起以後,投資人能更清晰地看到一些成果和趨勢,成功的幾率會高很多。
有人說,到A輪不就貴了嗎😶🛀🏽?但好的公司有無數倍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在真格基金提出一個口號:不看貴,只看倍!多貴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有多少倍成長空間👩🏽。我們今年投了很多估值幾千萬美元之間的項目,我們放進去一兩百萬元美元🤹🏼,雖然點數很少👰♀️,但畢竟這些項目的風險已經大大減少🔬,成功了🤙🏽,依然會有足夠的回報。
第三個反思是投人哲學需要拓寬👨🏿🍼👱🏿♀️。剛才講了錯過滴滴這個讓人痛心疾首、但依然“可以自欺” 的錯誤𓀑🧑🦱。但我們不能再自欺👂:我們是在投資💂,不是在創業培訓👨👧,雖然我們的培訓很多⚪️,但依然我們是在做投資☂️。假設說一個項目不行,我們就要用競爭對手逼迫我們的創業者。把他們逼瘋🫸🏼,讓他們瘋狂學習,瘋狂趕超。如果經過全部的努力依然趕超不了,這輛賽車仍然不可避免地要滯後——那作為負責任的投資人🦹🏽🈷️,我們就應該盯著快速前行的整個車隊,抓住下一輛賽車🔹👰♀️。
在這裏我們的投資哲學是什麽?項目做得好,就是創業者好。我們應該不斷去追求這些最好的創業者,哪怕我們已經投資了競品項目。
幫助創業者,是真格的職責🧤。但幫助創業者😌,還是為了基金的回報✬。Peter Thiel在從零到一這本書裏說🧑🏼💼,千萬不要在不好的項目上花太多時間。但我在許多“不好”的項目上還是花了很多時間🙅。我對此非常驕傲👛。只是我同時還應該更加積極地去跟蹤市場上更好的項目🐲。那些發展迅速、有可能競爭勝出的項目,即使我們在天使輪沒有機會投到🙎🏿♂️,我有責任在pre A或A輪時關註他們。
真格基金2011年建立之時是3000萬美元👨🎓,現在我們管理著6億美元👰♀️、四期八只基金,投了400多個項目。我們投資這麽多項目𓀜🧒🏽,並非是要依靠概率投出獨角獸來。實際上每一個項目投下去,我都認為又一個獨角獸又誕生了!雖然第二天醒來,我往往會後怕得要死🔈。
這是天使投資永遠的一種狀態🛣,你會永遠在創業者航船的顛簸中跟著暈船。但是我們在這種遺憾和痛苦中,依然越來越快樂地前行。因為💂🏿,我們相信今天中國的創業者,我們相信今天中國的創業環境,我們也相信中國創業的未來。
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不斷地、更加精準地找到優秀的年輕人📋🚲,大膽的投資他們,為未來的中國商業領袖背書🗑,也是為中國偉大的創業時代謳歌。這就是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一直做的事🫶🏻,也希望我今天分享的投資經驗對格隆匯的朋友們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