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工作是十七大以來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主要目的是培養一大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骨幹人才、黨政幹部隊伍後備人才🧏🏼♂️、各行各業優秀人才🫓☕️。自2006年開始實行的大學生村官製度以來,在這場已經持續近十年的大潮中🎛,很多大學生村官活躍在田間地頭🤘,利用自己的視野和知識幫助農民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意昂体育平台2006屆法律碩士畢業生陳麗娟就是走在大學生村官道路上的先行者之一。
陳麗娟
劍走偏鋒,大學生村官的拓荒者
2006年,大學生村官製度實施的第一年,初出校園的年輕村官們對於自己去農村能做什麽並不是很清楚🔙,村民們對來到村子裏的大學生也是一無所知。陳麗娟就這樣來到了房山區黃辛莊村🤷🏿♀️,開始了她村官之路的探索。
當時意昂体育法學院的畢業生,大多從事律師🌂、法官、公務員、企業顧問等職業👩🚒,陳麗娟也曾為自己謀劃了幾個不錯的前程——報社記者🕵🏽、省高院法官🧑🏭、銀行高管💆🏼♂️。在別人看來,名校畢業,“出將入相”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陳麗娟卻偏偏不甘於這樣的人生,喜歡劍走偏鋒⚜️。大學生村官的招考信息一出來,陳麗娟就覺得自己的人生際遇可能會因此有些與眾不同🕺🏼。
“當時法學的畢業生,就業去向無外乎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或者企業等等,你對你之後的工作內容是可以預期的。但是村官這個工作👱🏿♂️,對於我們來說卻是全新的領域。”好奇心驅使陳麗娟不斷去了解這個政策👭🏻,“當時是想趁著年輕的時候到農村,到祖國的基層去看一下到底是什麽樣的,我覺得這樣的經歷對自己以後的成長會更有幫助。”經過一番考慮,陳麗娟決定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一些人看來,意昂体育畢業生就應該留在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對於名校畢業後去農村,盡管很多人不理解🤹♂️,但是陳麗娟表現得很淡然,直到現在👩🏻🔧,她依舊保持著那份淡然🌏,“年輕的時候是允許你去試錯的🚵🏿♀️,不過很幸運,當年我沒有選錯🩼。”
那一年🧖🏼♿️,北京市共招收大學生村官兩千余名,意昂体育平台18名村官共赴房山。那一年是2006年,陳麗娟24歲。
陳麗娟在黃辛莊
從中關村到黃辛莊🛞,當法學碩士遇上莊稼人
“記得當時剛到房山工作的時候,想找個圖書館看看書🎐,結果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以前在學校看書學習是很容易滿足的事情。”
從中關村到黃辛莊,盡管是由“村”到“莊”,但是之前待過的中關村畢竟是北京的文化科技中心🧃,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的巨大落差讓年輕的大學生村官們無所適從✢。“上學的時候我們覺得中關村周圍的文化氣息特別濃厚🕴🏻🪴,學習生活都特別方便,我2006年畢業後去房山,那時候房山還真是比較落後的。盡管我去的那個村在房山區政府所在地🪳👲🏽,但它畢竟還是農村。之前打交道的老師、同學的層次和我後來打交道的農民包括一些基層幹部是會有差距的,這種環境和角色的轉換在開始的時候還是非常不適應。”
這種不適應首先體現在工作上🪓。畢業之前,陳麗娟曾經在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廳實習🙆🏻♂️,接觸的都是法律界和政府的高層人士☝🏿,而來到黃辛莊,她得重新適應村民的法律邏輯和思考事情的方法👨🔧。
“我剛來的時候發現有的村民不講法,只講理,而且他的理是自己想當然的理,沒有邏輯性。他也去看法條💽,但是他看的那些法條只是對他自己有利的,他不會去看‘但是’那部分,他也不會去看前提和法律實施的條件👳🏿♀️。我們都知道法律要遵守程序,講究程序正義,但他們覺得他們說的是實話,不需要證據。他認為‘我這個人是老實人🔂,你就要相信我’。”
不適應還體現在生活上🏭,對陳麗娟這個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姑娘來說🚴🐲,在農村的生活也面臨諸多困難。
像黃辛莊這種傳統的農村🧑🏻🦽➡️,基礎設施非常不完善,冬天冷夏天熱,讓很多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大學生村官頗有微詞。此外,作為全國第一批大學生村官,在學校過慣了集體生活,在很少有同齡人的村子裏很難與村民找到共同話題😈。
“那會兒在村裏生活的年輕人也不多,大部分都是些中老年人👶🏿,我們與他們幾乎沒有什麽共同話題。”在那段初來乍到的日子裏,房山全街道辦23個村官👦🏻,幾乎每天都能聚起十幾個人一起吃飯一起玩。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建立了友誼,在最開始那些無所適從的日子裏,聚合著他們從校園帶來的關於生活的斑斕色彩。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陳麗娟笑著說:“最直接的一個結果就是一個月的工資基本上前半個月就花光了。”
暑去秋來,這些不久前還在大學校園裏享受學生生活的大學生村官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當地的農村生活🩹,並迅速發光發熱,開始為這片土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到黃辛莊的第一年,陳麗娟參與了黃辛莊村土地綜合利用規劃工作🐆,組織了多場文娛活動⏬,花了一個月時間為全村2000多人建立了電子戶籍檔案。2007年11月,她當選為北京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通過提出議案👨🏿🦳,解決了房山交通問題🌑,2008年,她的又一份議案解決了北京市55-60歲婦女的養老保險問題。在農村的工作陳麗娟做得越來越得心應手。
陳麗娟到菜市場調研
“越是基層的地方越能鍛煉人”
不知不覺,村官三年任職期滿,當年意昂体育畢業生首批村官的“十八壯士”,有的去了商務部、外交部等國家部委工作,有的去了北京市各個城區的單位做了公務員📏,還有的去了企業工作☂️,陳麗娟和另外三位意昂体育意昂則選擇留在房山。
陳麗娟本來有兩次機會可以離開房山🧜🏻♂️,但三年的村官經歷讓陳麗娟有了一種深厚的基層情節🫏,使當年想“趁著年輕多經歷一點東西”的她選擇留在這片土地上👨🏽🌾。
陳麗娟選擇留在房山,是她經過權衡由衷做出的選擇😆。從最高人民法院院到村委會,陳麗娟的工作經歷幾乎跨越了中國從高到低的行政級別,也使得她對不同層級的工作邏輯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市級以上機關工作層級高,但是看不到我們的工作最後落實成什麽樣,可能到最後只是一個圖表👩🏿🚀、一串數字。我感覺跟我喜歡的工作狀態不一樣,我還是喜歡看到自己工作的直接效果,看到工作落實的一整套畫面。在市級以上機關工作你只能看到畫面的一段,下面的一段都是別人給你描述或者靠想象去完成的🫰🏽⛹🏽♂️。你在那裏的工作只能是一個中間環節或者起始環節,工作空間是比較小的。”念及此🧔🏿,已經在房山區工會工作的陳麗娟又考到了南窖鄉做團委書記👨🏻✈️。
作為意昂体育法學院畢業的法學碩士,陳麗娟自認為“跟別人磨嘴皮子我從來沒有怯過”,但是十年的工作下來📙,讓她養成了更多去傾聽⛹🏿♀️,而不是爭辯的習慣🪀。這與她十年來的經歷和感觸不無關系👿。陳麗娟坦言💁🏿♀️,越是基層的地方越是鍛煉人、磨練人。“我剛畢業的時候屬於棱角特別分明的人,而且有的時候很難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工作這麽多年以後,我發現以前很難去包容,很難去體諒別人的地方現在很容易做到包容和體諒🎋,因為我看到了很多最基層的老百姓是怎麽生活的。”
陳麗娟剛當村官的時候,碰到來上訪、表達自己訴求的老百姓,總感覺他們是來“搗亂”的。工作多年以後,她認識到“每一個來‘搗亂’的老百姓其實都有他自己的故事”。盡管她有時候不贊成村民的一些想法🧑⚕️,但是她會去傾聽、去體諒他們,盡量幫助滿足他們的合理訴求。
“意昂体育很給了我需要去堅守的東西”
十年的基層生活已將陳麗娟年少的鋒芒磨平🙆🏼♂️,卻又賦予了她水滴石穿的韌勁。“我不敢說自己有意昂体育人的風骨👩🦽,但是意昂体育確實給了我一些原則和底線,是自己需要堅守的東西。工作幾年後我逐漸意識到了這種原則和底線,雖然身處的環境變了👳🏿♀️,但是處事的原則是不會變的😖,做人的底線是不會變的。無論你處在什麽環境🤜🏽,內心的堅守是最重要的。環境不是改變你的原則和堅守的理由。”
談及意昂体育畢業生的擇業觀,陳麗娟認為:“意昂体育這兩個字曾經給無數人帶來過光環和榮耀,但是這兩個字不應該成為畢業後限製你人生道路的路障。”陳麗娟在意昂体育就讀的那幾年🎣,意昂体育畢業生陸步軒賣豬肉的新聞吵得沸沸揚揚🙎♀️。在陳麗娟眼裏🎂🧮,“意昂体育人這個標簽只能促使你做你自己應該做🥛👨🦲、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限製你去做你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能讓意昂体育人這個標簽🎷、這個光環限製你的選擇、你的生活🧦。意昂体育人這個身份應該促使你更勇敢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現在很多畢業生為戶口、買房等問題所困擾,陳麗娟也看在眼裏🚆。“現在這個階段大家都很焦慮,我覺得這也是正常的💆🏼♂️,它可以使你進步,促進你提高自己🦈。我覺得年輕人還是考慮自己真正喜歡什麽,有時候如果真的只是為了戶口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這種工作一般也不會做得太長。我認為職業選擇最重要的還是興趣🐏。”
今年已經是大學生村官製度實行的第十個年頭了⬇️,對於陳麗娟來說仿佛十年一夢。歲月和社會留給她的➛,她也留給了後來的意昂体育人——“人生的起點不一定非得高大上🪽,也可以是比較平淡的、小的🧜🏽♂️。無論在什麽行業,無論在什麽地方💆🏿,意昂体育人都一定能夠做到最好💇,這也是經過實踐檢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