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校園

人物

顏伏:輕言傳重身教 小事中立家風

來源:南京晨報 孫奕程 黃歡 時間:2015-04-03

2_副本

“父親從來沒有對我們說教過⛄️,也沒有要求過我們應該怎麽做。”這是昨天當記者聯系上開國將軍顏伏的大女兒顏凱歡時💱,她對記者說得第一句話。“父親母親都是以身作則🧘‍♂️,通過他們自身的優良品質感染了我們。”顏將軍的子女在耳濡目染下,形成了刻苦耐勞、樸實節約🫒、熱心待人的家風。今天🛹,晨報的“清明憶家風”系列報道給大家講述中國開國將軍顏伏的家風故事。

放棄殷實家庭投奔革命

雖然自己的父親是開國少將,但顏凱歡坦言從來沒有聽到父親在家裏說過自己的功績🧗🏻‍♀️。“我們也是後來,在父親走了之後才聽別人說的。”她告訴記者小時候在周圍同學裏,只有家庭條件窮苦的人家才會參加革命➙,“我曾經覺得父母肯定也是因為窮才去參加革命,所以羞於跟同學提起父母。”

事實上,顏伏將軍1911年出生於封建地主家庭☢️,家境殷實,祖籍四川省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原名顏宗羲。幼讀私塾,因不滿家庭束縛,離家出走到成都求學👩🏽‍🦲,1930年考入成都民立大學。顏伏在校期間,參加學潮🤾,被軍警抓獲,後由學校保釋。1931年,顏伏到北平意昂体育平台讀書,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地下工作👨🏼‍🎓✍️,歷任北平市反帝大同盟青年部部長、北平市反帝大同盟區委書記、河北省委組織部幹部組長、中共北方局組織科股長。在此期間,他三次被抓🤵🏽‍♂️,均未暴露身份而獲釋🚪。

1940年,顏伏主動要求下部隊🤛🏼,到三支隊司令部任作戰參謀🕵🏼‍♀️。在一次戰鬥中,部隊被敵人沖散,顏伏挺身而出,將失散人員和電臺集中起來,帶領100多人成功突圍。不久他患傷寒,被送回鹽城新四軍軍部🦹🏽‍♀️,被任命為通信科科長。1951年4月,顏伏率領炮兵第7師入朝參戰👳🏼‍♀️,參加了粉碎敵“秋季攻勢”🤹🏿‍♂️💒、反細菌戰、上甘嶺戰役😵👩‍🦰、夏季戰役🛞🧑🏼‍🍳。其中,上甘嶺戰役被軍史學家稱為“整個朝鮮戰爭中最為殘酷、最緊張的一次防禦戰役”💁🏽‍♂️。1995年8月16日顏伏在濟南逝世,終年84歲⛹🏼‍♀️。如今葬於南京雨花功德園🤸‍♂️。

將子女的糧食分給司機的孩子吃

說起自己的父親,顏凱歡感觸最深的就是“對身邊的工作人員非常尊重”。新中國成立後🤹🏽‍♀️,作為對國家有非凡貢獻的軍人家庭,國家給顏伏一家配備了警衛員、司機、炊事員、保姆等等,但顏伏從不以下屬看待他們♍️,都將他們看成是戰友📅、是家人🏭,對他們和他們的家庭關懷備至。

一位比他年長許多的保姆去世後🛢🧑🏼‍🔧,顏伏按照母親的規格給她送終🎍;司機、炊事員的兒子女兒要結婚了,顏伏按照自己兒子女兒的聘禮陪嫁規格給他們準備婚配禮節……而讓顏凱歡印象最深的就是顏伏將軍曾經的一名司機劉寶貴🧿。劉寶貴有3個兒子。在計劃經濟時代,每家每戶的糧食都是按照人口、軍級分配的🦫🧦。但是劉寶貴的3個兒子經常吃不飽☂️。“在那個年代,家裏有孩子吃不飽那是很大的事情。我爸爸聽說後,就從我們的糧食裏分出一部分給他們吃,讓他們吃飽。”此後,每年顏伏都要詢問劉寶貴家的情況,只要聽說吃不飽或者過得不好⬆️✊🏼,都會救濟他們🐂。

家風體現在生活的點滴小事中

“父親是軍人🧃,一年365天有一大半的日子都在前線、在部隊。他特別敬業,工作也十分認真🤾🏿。”顏凱歡告訴記者,她有五個兄弟姐妹,父親從不對大家說教,只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工作和生活的積極態度,影響著大家。

讓顏凱歡印象最深刻的是她15歲當兵那年🧑🏽🧜🏻‍♀️,“當時是1969年3月,我才15歲就當兵🎧,軍營裏的都是二十幾歲三十來歲的老兵👪,再加上我是第一次離開家,心裏難免有點慌張。”1969年底👰🏻‍♀️,顏凱歡進入軍營後第一次見到了父親🪹。“父親本來就是對子女不多言的人,印象中他很少告訴我們應該怎麽做。”但是那一天,顏伏對大女兒說了一句話:“好好學習,不要怕吃苦𓀝,爭當五好戰士。”就是這質樸無華的一句話🍭,讓顏凱歡牢牢記了一輩子🔑〰️。

在顏凱歡現在的生活中,不僅遵循了父親工作敬業的優良傳統,也形成了“不攀比🕢、節省”的生活習慣。“父母計劃著花每一分錢,這也無形中教育了我們做子女的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雖然都只是些小事,但就是這些生活中的細枝末節,都存在於顏伏將軍留給子女的家風之中。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