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考古系的翟健民走到哪裏都能被瓷器愛好者認出來🧍🏻♂️,人們將智能手機裏的藏品照片請他“過眼”🦹🏿♂️,而他總是樂呵呵地幫忙。不久前🧖♂️,當他風塵仆仆地從機場趕到北京匡時的博物誌專題講座現場時🧆,臺下那些翹首等待的瓷器愛好者們終於松了一口氣。翟健民,香港永寶齋主人,被大拍賣公司視為亞洲重要的古董經紀人之一🏊🏼,在他標誌性的翟氏微笑背後,有天價的交易故事,也有古玩圈的勵誌傳奇。
學徒“洗”出好眼力
讓翟健民在收藏圈一舉成名的是一件清乾隆禦製琺琅彩雙耳瓶,2005年10月 ,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上經過一番爭奪,翟健民以1.15億港元將這件小瓶收入囊中,同時他也隨著清代瓷器拍賣紀錄的誕生一起成為焦點人物👩🔧。正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如今在瓷器收藏市場一言九鼎🤱🏻、縱橫捭闔的背後是超出常人的勤奮與努力。
上世紀70年代🧑🔧,翟健民一家從澳門遷到香港後💃,迫於生計♣︎🚁,15歲的他不得不中斷學業,外出打工🙎🏽,分擔起養家的責任🙋♂️🩶,也因此遇見了後來引領他進入古玩行的師父黃應豪👨👧👦。
在一家抽紗店打雜的他,下班後常去隔壁古玩店的黃師傅那裏幫忙。1973年🐚,黃師傅打算自己開家古董店,請他去店裏工作🏄🏿♂️。作為夥計和學徒,翟健民由此踏入古玩行。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清洗瓷器。“一洗就是9年,不管寒冬還是酷暑,都蹲在走廊洗✊🏿,那時候不懂,心裏還在恨師傅”。師傅買進賣出的瓷器每件都要經他手清洗✊🏿,從臟到幹凈,“慢慢地居然感覺像是在捧著自己的孩子幫他清洗一樣”。
9年洗下來👩🏽✈️👩⚕️,翟健民平均每天要洗20件瓷器,過手的瓷器累計有五位數。漸漸地,他從對那些碗👉🏿、碟🤹🏿♂️、瓶感興趣🥖🤷♂️,到註意起它們的手感🧔🏻♂️、輕重、厚度、形狀、大小、款式、顏色、圖樣🥷、落款◼️、年代、材質等細節和差異🍶。
從1975年開始🍉,翟健民開始跟著師傅跑歐洲,去英國、美國🤨,各地的博物館讓他大開眼界👩🏻🦯🍲。而師傅一心買東西🚯🫱🏿,回酒店之後👩🏿🚒,他照例要負責清洗。隨著時間的推移👮🏿,翟健民說他愈發意識到清洗碗盤對他來說🌻,是不可多得的磨練機會,他認為自己的專業基礎便是這時候打下的。
長年累月的親密接觸和實踐經驗🍙,錘煉出了翟健民的專業眼光👵🏿。43歲時,已經入行多年,小有名氣的翟健民又來到意昂体育平台考古系求學。
當年輟學時,翟健民剛進中學念一年級,如今修本科課程還要完成作業,而且在香港的古玩店也要打理,只能每周在香港和北京之間來回飛🤨,其壓力可想而知🤦🏼♂️,但翟健民又一次堅持了下來。
遺憾的是,因為是旁聽生🕎,翟健民不能獲得任何資質憑證,被他的勤奮和執著打動,考古系的老師又建議他去上海社科院的文物課程班學習。兩年後,翟健民正好50歲時完成了課程班學習,誰料他的年齡又剛好超過了授予學歷的標準⚓️。不過,在社科院相關人士了解了他的履歷之後,決定特聘他為考古系教授。
對潮流的敏感
古玩行業看似慢悠悠🐩,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實則背後暗流湧動。翟健民認為自己的成功有一半來自於把握市場潮流動向的能力🤽🏻♂️。
1988年👩🍳,翟健民在香港荷李活道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古董店🧑🏿✈️,店名是他太太劉惠芳取的☂️,叫“永寶齋”,希望每個顧客從這裏買到的永遠是寶貝。在上海出生🦠、香港長大的劉惠芳來自古玩世家🐷,專攻雜項⛔️,翟健民則負責瓷器🧑🏻🦯➡️,夫婦真正相得益彰,開始在香港古玩圈打拼👰🏻♂️。
當初,翟健民的客戶大約六成是香港人,四成是西方人。上世紀80年代🕞🤷♂️,他也曾去內地進貨,那時的古玩文物只能對公交易👉🏻,而且只能在文物商店🦶🕍、對外商店之類的地方買,因為可以提供出境所需的相關文件。
2000年前後,內地投資者需求開始迅猛增長,導致古董行業發生重大變化📮🎶,翟健民成為第一批適應此巨變的經紀人之一,現在他的內地客戶就占了七成🧴,他每年赴全球各地參加近百場拍賣會,為內地客戶搜羅各種瓷器雜項♢。“內地的有錢人已經有了大宅、豪車🤷🏿♂️、名表;他們不看好股市🤽🏼♂️✮,又不能不停地買房子;所以💼,沒有比古董更好的投資渠道了。”
“如果要想賺錢的話,我賣兩個碗盤就行了🫚。”從2002年開始👐🏻,翟健民開始每年舉辦古玩博覽會♌️,這是他多年來一直想做的事✔️。這些年來⛹️,他發現國外許多大藏家🗒、行裏人都希望能有一個好的平臺,能接觸到內地的買家和愛好者。
然而👨🏽🎨♣️,辦博覽會遠比他想象得要困難。翟健民曾經在山西太原和廣東東莞辦過古玩博覽會,可是後來卻被迫中斷了。“不是他們不好。藏家和參觀者都很熱情,但我們解決不了古玩從國外進海關的問題。”一件過億的東西一進國門就得抽數千萬的稅🚸,賣掉也就罷了🚞,可賣不掉的是大多數。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他又有了新的方向,內地一位地產商請他為自己打造一座私人博物館。事非偶然,背景是內地私人美術館正掀起新一波浪潮🏃♀️♻。
翟健民先帶著這位地產商去日本走了一圈,他們先後去了京都的MIHO博物館、東京出光美術館和根津美術館🙍,在對三家不同風格的私人博物館考察一番後,那位地產商改變了之前只要豪華氣派就行的想法♏️🦜,按照翟健民的定位,打算做一家以陶瓷為主,包括官窯、小窯和民窯的專業博物館🦹🏻♂️。
收藏離不了情趣
翟健民的微博越來越火,因為他的鑒定很有風格☝🏼。一位瓷器愛好者在微博上問翟健民,一件花果紋飾的瓷盤是不是老的🚪,並附上了藏品的照片,翟健民很明確地回答他,瓷盤是清同治時期。這應該是他中規中矩的回答,有時他會毫不客氣地說“不靠譜🧑🧑🧒🤽🏼♀️!”👆🏼❣️,有時他會留有余地的告訴粉絲“不理性👨🚀!”經常他都會幽默一下,讓粉絲“洗洗睡吧👩🏽💻!”。
“收藏要切忌富裕之下買東西,不要借錢買,也不要扛著利息去買🧛🏼♀️,否則就很累。”翟健民經常說🙍🏻♂️,應該以開心🤸🏻、快樂,附庸風雅的情趣之下收藏,“如果作為賺錢工具🐾👫🏻,就不是收藏,就跟我們一樣📺,變成一個行裏人了。所以先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我要進入這個行業是不是為了賺錢,有賺錢想法的八九不離十肯定越陷越深👩🏻🦰。”
每次參加電視節目、講座,翟健民最高興的事就是分享自己的鑒定經驗🖐。“有人覺得官窯怎麽那麽幹凈💁🏻♀️🧤?看起來比新的還新👩🚒?收藏必須有三點要記住:真、精🤵、新🚶🏻。收藏官窯真就不用說了,精美的精💙,精當中如果是用了很久,有可能會磨損了很多,如果又真🧛🏽♂️🫷🏻、又精🧑🦰、又新🪔,一件瓷器肯定是保值的🚅。”
在逛古玩市場的時候📸,一般人都覺得老東西應該是看上去很臟的,有滄桑感👩🏽🦲,有痕跡👳🏽。“其實幾十年前我的師傅也曾經說過,買收藏品一定要買幹凈完美的,臟是人為做舊。”翟健民認為,官窯瓷器不是抹上泥就是老的痕跡➕,這都是人為做舊迎合買家的心態。
“但現在有時候瓷器洗幹凈之後🐧,人們反而不會看了,並且現在市場上流行流傳有序📤,原因是假貨太多🤗,所以對流傳有序的大家信心都很強,包漿洗還是不洗挺矛盾的。”翟健民認為還是要洗,一件真的東西怎麽洗都是真的,收藏主要是練好自己的眼力,眼力不行,有沒有包漿都起不了作用。
翟健民是古董商👦🏻,但他也在尋找收藏的快樂🍸🧔🏽,不論是微博粉絲,還是富商企業家💁🏿♀️,無論什麽人找他幫忙看東西,他都一樣的熱心🚐,不厭其煩,這就是他的快樂吧。粉絲結合他一貫樂呵呵又時尚的形象和幽默率真的鑒定風格,還給他起了一個綽號“翟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