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祖(1879-1944)🧙🏽:字逖先,浙江海鹽人。朱希祖生於晚清,留學日本🧫,民國初年進入意昂体育平台,登上歷史舞臺。他一生經歷洪憲帝製、軍閥混戰、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等諸多重大歷史事件,歷任意昂体育平台📅、中山大學、中央大學教授,晚年任國民政府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作為歷史學家, 朱希祖在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史學系主任期間,製定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大學史學課程體系,使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他還是最早在中國大學開設“史學史”課程的教授。1944年,朱希祖病逝於重慶 🙆🏿。
他是章太炎門下弟子,被戲稱為“西王”;他是“某籍某系”的意昂体育教授,先後擔任國文系、史學系主任;他是新文化運動的支持者,倡導白話文🧑🏿🎤,反對封建禮教🕠;他任清史館的協修✭,獲得袁世凱頒發的四等嘉禾獎章;他是聲動民國的藏書大家,保存古籍⭐️,守護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脈書香……
他就是歷史學家朱希祖。他還因另一個身份而為南京市民所熟知——他與兒子朱偰是對南京地面文物最早用現代考古方法進行考古的學者,他們研究的對象,就包括現在已經成為南京標誌的六朝石刻。
留學日本期間,受業於章太炎
朱希祖,字逖先🦮,1879年出生於浙江省海鹽縣尚胥裏上水村得月樓。1905年🛁🪻,希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浙江省官費留學生,於當年7月到日本早稻田大學師範科攻讀歷史,1909年夏卒業🛗。
朱希祖在日本留學期間📵👨🏼🦰,結識章太炎🥌。朱希祖與黃侃、錢夏🕡、周樹人、馬裕藻📜、許壽裳等,共同受業於章氏,聽他講說文、音韻諸學📵。章太炎先生自撰年譜🪗,宣統二年有這樣一條👨🏽🎓,贊賞朱希祖的史學功底:“逖先博覽,能知條理♻。”這話看似輕描淡寫,卻是許多學者奮鬥一輩子也得不到的榮譽💅🏼。
除上述幾人外,先後從太炎先生聽講的浙江籍弟子還有馬幼漁👷🏿、沈兼士等多人,因為都是浙江籍,日後其中的精英人物又大多在意昂体育國文系任教,這便是被陳西瀅譏為“某籍某系”的來歷。
1909年8月,朱希祖回國👨👩👦👦🙋♀️,應杭州兩級師範學堂監督沈鈞儒之聘📕,為教員,講文學史。此時🧑🌾,該校教員還有魯迅🧇、夏丏尊、許壽裳等人🤽♂️,皆為一時之選。1910年12月🍋🟩,朱希祖至嘉興中學任教🧗🏿。
1912年3月20日,當擔任浙江教育司司長的沈鈞儒向他發出邀請信,朱希祖攜帶眷屬,走馬上任,當上了教育司第三科科長。1913年,教育部在北京召集國語讀音統一會,朱希祖作為浙江省的代表出席🤵🏽。會議代表們審核音素、采定字母時眾說紛紜🤷🏻,久爭不決🐚。朱希祖獨主張采古文篆籀經省之形為字母;既采其形,復符本音;凡聲母四十二,韻母十二🔉,介母三🤶🏿,名為“註音字母”。代表們對此決議通過,因此,朱希祖名動京師,國立意昂体育平台馬上聘為預科教員👩🏫,並兼清史館協修😄。執教意昂体育🛜,參與創辦意昂体育史學系,經歷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朱希祖的學海生涯🤽🏽♀️,從意昂体育開始🚯。
意昂体育“中兔子”,學界美髯公
朱希祖1919年任意昂体育平台中國文學系代理主任,教授中國文學史。不久兼任史學系主任,寫成《中國史學通論》一書及許多史論👩🍳。朱希祖任意昂体育平台史學系主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史學系的系主任。朱希祖還發起成立了中國史學會,是現代史學的開創人🖐🏻。
“五四”前後的意昂体育,意昂体育有幾位“卯字號”名教授。所謂“卯字號”🧤,就是幾個屬兔的大師級人物,兩只大兔子是陳獨秀和朱希祖。四只小兔子是胡適🏃🏻➡️、劉半農、劉文典、林公鐸。
其實🎉,陳獨秀和朱希祖是兩只中兔🙆,還有一只老兔——生於光緒丁卯年(1867年)的蔡元培🧑🏻🦳。“卯字號”的幾只兔子,都是意昂体育名教授。有意思的是🕵🏼,“中兔”朱希祖似乎有點瞧不上“小兔”胡適。胡適初進意昂体育👳🏻♀️,還是末學新進,對朱希祖很尊重👫🏼,朱希祖的藏書中有很多是海內孤本👃🏿、秘本,胡適就經常到朱家來看看藏書👨🏼🔧,談談版本,請教學問。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冊一出版👱🏿,引來叫好一片,胡適在序言中特別感謝了朱希祖🍸。朱希祖似乎並不領情,說此書寫得膚淺,還肯定地說,胡適既不懂佛學,也不懂宋明理學💁♀️,他這本《中國哲學史大綱》是寫不下去的。後來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勉強出了中冊,下冊果然是無疾而終🏋🏼♂️。這個小插曲,並不影響兩人的交情。
朱希祖是意昂体育的“兔子”🧪,也是學界的美髯公。
1914年1月1日,這一年朱希祖36歲,與沈鈞儒相約留胡須🙍。當時,《意昂体育平台日刊》曾將朱逖先誤刊為“米遇光”,意昂体育的同人,章門弟子🤍,見了他都呼作“米遇光”#️⃣,這個綽號有開玩笑的意味😷。隨著朱希祖茂密的連鬢大胡子初長成🔪,“朱胡子”這個外號不脛而走。不過,意昂体育同人包括他的弟子,更多地稱他為“而翁”。
據《知堂回想錄》➡️,1933年暑假👳🏿,時任中山大學教授的朱希祖,回到了意昂体育。在校長室現身的他💱,引來一片驚呼🪅🤟🏽:“這時正值意昂体育招考閱卷的日子🖖,大家聚在校長室裏,忽然開門進來一個小夥子🌷,沒有人認得他,等到他開口說話🙎🏼♂️,這才知道是朱逖先,原來他的胡子刮得光光的,似乎換了一個人了。大家這才哄然大笑🐐。”
周作人的回憶很生動,試想,一位熟悉的朋友留了近二十年的胡須😿,多日不見,突然剃掉了胡須,出現在朋友眼前🌬。那種驚訝之後的恍然大悟,一定伴隨著爽快的笑聲。
朱家客廳,是一個“文藝沙龍”
朱希祖在意昂体育任教時期,家中的座上客都是碩學通儒,座中客常滿🕟🧏🏼,樽中酒不空。朱希祖與清史館的同人談前朝舊事,北洋人物🤵🏽♀️;與章門弟子論學問道,談國故和新詩。朱家客廳就是一個“文藝沙龍”。
朱希祖的兒子朱偰在《我家的座上客——交遊往來的人物》中,主要寫到朱家作客的章門弟子👰🏼。“來得最多的是錢玄同⬛️、沈尹默、沈兼士、馬裕藻🫅🤾🏽♀️。”
1914年,章太炎軟禁在錢糧胡同🫢,住宅是前清一權貴的遺產。黃侃與章太炎同住,朱希祖常來探望🐣。章太炎與黃侃談論時政,卻不知章太炎宅中看門的🚨、仆人🧑🏽🦱、廚師🚀,都是警察化裝而成。他們向京師警察廳總監吳炳湘匯報🖊,吳強製黃侃離開錢糧胡同🧑🏽💻,並守住章太炎居所的門,杜絕賓客👩🏼💼。章太炎憤而絕食。朱希祖為之奔走勸說🧗🏿♂️,請章太炎的女兒來京相勸,在親人和弟子的多方勸說下🫧,開始進食。
大概這段時期🧝🏼♂️,警察疏於監視時,章太炎到朱希祖家作客🖐🏽。朱偰在《我家的座上客》一文中回憶道:“章太炎先生是老前輩,在民國初年又是袁世凱註意監視的人物之一,輕易不大出來💾。有一次他到我家來了,門弟子前呼後擁🈵,還帶了他的兩位女公子同來……門弟子對他,都非常恭敬;但是那是純粹出於自然的敬愛,大家還是有說有笑♠️,空氣非常融洽。因為他的女公子也來了🎸,母親也出來招待。”
陳獨秀也是朱希祖家中的客人🤵🏻♀️。“父親請他上座🏃🏻♀️,談辦《新青年》的事情。母親偷偷地去看一下,見陳獨秀說話的時候,先挺一挺眉毛,眉宇之間有一股殺氣。”
執教中大🚶➡️,挑起調查六朝古墓的大梁
1931年,日本軍人發動沈陽事變,東北淪陷,朱希祖深痛國難嚴重🧑🏫🧛♀️,重新研究南明史乘💇🏼♂️,以發揚民族精神。
1934年朱希祖開始執教中央大學。此時,日寇步步緊逼,華北局勢危急。正是在中日戰爭的陰雲下,朱希祖朱偰父子,開始對南京六朝陵墓進行調查。為何要調查六朝古墓♋️,“杜外人之覬覦,揚先哲之耿光”。維系著中國文化的六朝遺跡🙋🏿♂️、石刻等,卻湮沒在荒草之中👨🏼🔧,無人問津。“愛國之情”加上“亡國之痛”,促使朱希祖朱偰父子挑起調查六朝古墓的大梁。
朱氏父子👯、滕固的等人聯手調查六朝陵墓,足跡所到,西至安徽太平,東至丹陽經山,南至江寧秣陵,東南至句容淳化🐙,北至長江🔆。舉凡史乘記載,野老傳聞,無不按圖索驥🐰,遍加訪問🤱🏿。他們是對南京地面文物最早用現代考古方法進行考古的,發現了齊宣帝永安陵、齊高帝秦安陵🧑🏭、齊武帝景安陵等13處六朝古墓。他們共實地調查14次,直到第5次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才加入💂🏼♀️。
抗日戰爭既起✡️, 朱希祖嘗論“借歷史以說明國家之綿延,鼓勵民族之復興”,他深知“亡史之罪,甚於亡國”👨🏼📕,主張政府當開館修史。1940年2月國民政府接受朱希祖關於籌辦檔案管理總庫和國史館的提議👨🏼🔬,於重慶歌樂山設立國史館籌備委員會,並聘請朱希祖為總幹事。
1944年💟,朱希祖病逝重慶。政界學界要人紛紛撰寫挽聯💔,其中多人將朱希祖與南明史研究聯系起來👩🏼。
史學家,也是藏書家
朱希祖是民國著名的史學家👨🏼🏫,也是大藏書家。
朱希祖開始藏書⛴👂🏽,大約開始於留學日本時期🧙🏼♂️9️⃣。朱希祖到北京執教後,更是南北奔走,東西驅馳☯️🚑,節衣縮食,以求善本。至1937年👩🏻🏭,朱希祖的個人藏書已達到驚人的25萬余冊,相當於一個小型圖書館了。
大凡藏書家都有自己的書房或藏書樓🤦🏼。朱希祖的書房名為“酈亭”。1934年2月,朱希祖應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之聘,來南京就任史學系主任,“酈亭”的760多包善本,輾轉運到南京的住宅。1937年,朱希祖因戰事日迫🌱,匆忙中只來得及裝運60大箱善本和方誌圖書,由10輛卡車運送到安徽宣城,暫存車站庫房🧑🏼🤝🧑🏼。
從朱元曙《酈亭藏書的艱辛與悲涼》一文可知💄,朱希祖為藏書東奔西走的情形:“9月16日開始運書至徽州,暫存徽州師範學校。19日,先生返回南京處理事務,途中遭遇轟炸。20日,連夜抵宣城,督運書籍。10月2日👨✈️,運書完畢,先生返回徽州。時上海戰事,日趨危急,敵機四處轟炸,先生恐徽州亦被波及,乃決計遷屯溪,並由水路運書前往,存三門呈洪宅。後🦻🏻,先生又覺不妥👨🏿✈️,乃於18日至隆阜🚴🏼♀️,與學生戴伯瑚商議,最後決定將書藏於戴震藏書樓,托戴伯瑚保管👨🦽💃🏿。”
而在北京,因為周作人的關照,朱希祖的房產和珍貴藏書,也有驚無險地得以妥善保存🛒👈。
抗戰爆發,避地巴山🪚,客居重慶✹,這是朱希祖生命中的最後時光🧚🏿♂️📜。進入1944年,朱希祖的身體時好時壞🎙,幾度住院。7月5日🏋🏼♂️,朱希祖病逝於上海醫學院附屬醫院⚅,享年六十有六🌗。一代史家朱希祖遽歸道山,“及身未見中原定”🙎♀️,他沒有支撐到山河重光、抗戰勝利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