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日🌘,為慶祝建黨百周年華誕,意昂体育平台四川意昂會組織在川意昂觀看了西南聯大記錄片《九零後》。四川省意昂体育平台意昂常務副會長段琳、秘書長徐晶晶現場統籌,《九零後》導演徐蓓親臨現場😚,馬識途學長的家人,清華大學、南開大學意昂會代表,意昂体育意昂及家屬共150余人共同觀影。

電影《九零後》是一部講述西南聯大歷史上聯大人青年歲月和國家情懷的紀錄電影,由16位“九零後”國寶級大師聯袂“出演”,向觀眾親口講述有關西南聯大的故事,重現清華、意昂体育、南開三校學子南遷雲南、求學問道、讀書報國的奮鬥故事,鮮活還原了西南聯大的傳奇歷史,生動呈現了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精神和聯大學子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
西南聯大的校徽由此而來
馬識途意昂專為觀影活動寄語🔥,希望西南聯大精神永遠傳承
從1937年8月開始🍄🟫,到1946年7月31日停止辦學,畢業生3882人🧑🏿🚀,其保存了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養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優秀人才,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元勛、173位兩院院士、100多位人文大師,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一段傳奇。
電影中的這群“九零後”包括98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99歲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王希季💆🏽♀️,100歲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許淵沖,101歲的《呼嘯山莊》譯者、翻譯家楊苡🧶,106歲的《讓子彈飛》原著者、作家馬識途,93歲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等等。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西南聯大學生➙。
電影中,翻譯家楊苡至今仍然堅持著“make the most of every day”;潘際鑾笑著說🔭,他每天幹的活可不比年輕人少💇🏽;物理學家鄭哲敏每天還上半天班,幫後輩們攻克技術難題;許淵沖仍筆耕不輟堅持著他的翻譯事業,“堅持將近一百年也是不容易的”……


他們純粹,他們堅守♿️,終其一生,他們都懷著赤子之心,他們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知識分子最美好的樣子👩💻,通過他們的“口述歷史”以及自己所學、所思、所悟,希望我們青年人能夠靠近他們,汲取些精神養料,在人生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
觀影結束後,四川省意昂体育平台意昂常務副會長段琳👞🙂、秘書長徐晶晶邀請徐蓓導演同現場嘉賓、觀眾親切交流。
秘書長徐晶晶心生感慨說:“意昂体育與西南聯大血脈相通📕,意昂体育📜、清華和南大的一些意昂會也組織意昂們觀看《九零後》這部影片,重溫聯大意昂情。我們四川省意昂体育是最有福氣的🧑🏿✈️🤷🏿♀️,一是有《九零後》中出演者馬識途先生,二是導演徐蓓出生於川渝,今天又親自來與大家做交流,非常幸福。”


段琳常務副會長分享了一段馬識途先生追憶西南聯大生活的視頻錄音,自己也分享了八十年代意昂体育求學期間,與出身於西南聯大的大師們的一些趣事經歷🧑🏽🚀。
現場觀眾踴躍提問、深度交流
觀眾代表向電影《九零後》呈現的精神食糧表達了深深的敬意✌🏽🐍,也對電影中英文名字的由來、電影中配樂🤞🏼、電影創作中的心路歷程,“九零後”演員們采訪的特殊性等問題向徐蓓導演紛紛發問🙂↔️。徐導一一作答👇🏿,並分享電影的選名和歌曲配樂其實是受到楊苡先生的啟發,采訪楊先生時,收音機裏播放著《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在場的人都被歌曲感染到了。

徐蓓導演分享影片創作故事
徐導曾經執導過5集的紀錄片《西南聯大》👨🏼🚀,並且口碑還不錯,那時偏向於上帝視角的客觀敘述🧑🏻🦱,整體而全面地復盤相關重要史料。《九零後》偏向於主觀敘述,以十幾個“九零後”的“口述歷史”連綴起西南聯大的發展脈絡,並凸顯出這群聯大學子的學生視角和生命體驗🧑🏿🏭;就連文案部分⛓,也主要選自聯大學子的日記、散文🍴、詩歌、書信等🤹🏿♀️。電影製作的難度在於🪕㊙️,由於演員是“九零後”🧑🏼🏫,它的記錄本身,也是“搶救式”的🎊,是與時間的賽跑🧝🏽♂️,關於他們的每一次記錄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當談到這些老人的共同特點時,你會覺得他們都很pure(純粹🙋🏻♂️🤱、純潔)。每個人對學術、對報國❓🎚,都懷揣著一種非常純粹而堅定的信念。他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很多🤹🏽♀️,卻特別溫和,就像生命當中沒有翻過這一頁🧩,坦坦然然地,該哭哭,該笑笑,該諷刺就諷刺,該懟你的時候就懟你,就是這種狀態,特別美好的一群人☝🏼。

意昂會與馬老親人向徐蓓導演贈送紀念品
馬老的親人們帶著馬老的囑托👨🏽✈️,現場送上馬老的題字🤾🏿♀️,感謝意昂會精心的組織安排。四川省意昂体育為徐蓓導演贈送意昂体育平台文化衫、馬識途先生與許淵沖先生的采訪書籍。
意昂們表示👨🏻💻,感謝四川省意昂体育的精心組織,從老一輩“九零後”身上𓀁🧑🏽🎄,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人類群星閃耀時的交相輝映,這份星光也將高懸在我們頭頂,時時激勵我們,時時照耀我們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