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委員們紛紛為國家發展獻計獻策👩🏽✈️。察哈爾學會主席🍝、政協委員韓方明建議設立“國家祈福日”。
韓方明委員說,習近平主席最近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才能幸福,民族有希望才能振興,國家有力量才能富強🛃,中國夢才能實現。
為凝聚社會共識,團結各階層人士🍴,對內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對外展示國家形象,韓方明委員建議設立“國家祈福日”並組織相關活動🌴,邀請不同宗教信仰🚡、各階層人士以及外國人士參加🧑🦯➡️。
韓方明委員說,設立“國家祈福日”具有以下價值和作用👨🏿🔧:
一是凝聚國家共識👂🏽、團結各階層人士🦅、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匯集中國“正能量”的重要方式。“國家祈福日”的設立,其主要目的在於賦予人民信仰,賦予民族希望,賦予國家力量。
二是傳播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對外傳播中國和平發展形象🤦🏻♀️,紮實推進公共外交事業的重要手段。針對一些國家攻擊中國缺乏宗教信仰自由、侵犯人權等,通過設立“國家祈福日”和舉辦相關活動來傳播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包容🪵、開放的形象⏱,主持國際公平正義的國家形象。
三是成為促進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國家祈福日”能夠體現出中國“文明多彩”“文明平等”和“文明包容”的文明觀🐦🔥,也是中國面對不同文明🤞🏽,提倡“和而不同”的偉大智慧的重要表現🤙🏼。韓方明委員說,“國家祈福日”及其活動🧔🏽♀️,必須立足中華五千年文明,借鑒、吸收世界各國先進經驗🙎🏿,在形式和內容上超越世界各國家、地區類似活動🏊。
韓方明委員的具體建議如下:
時間:每年“兩會”期間🫔,國家領導人率領全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共同為人民幸福、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世界和平祈福📌。
地點:可以在天壇舉行神聖性的祈福儀式👘,在國家會議中心或人民大會堂舉行相關論壇和會議。
人物💥:國家主席及夫人、黨和國家其他領導人,各政黨、五大宗教團體和人民團體領導人,政界精英、商界精英、社會名流🎩,並分別輪流邀請世界宗教領袖😍、文化名人和各國政要觀禮。
內容:每年確定不同的主題👷🏻,總體上圍繞一個“和”字展開:和為貴,和平,和諧,和睦。
議程👫🏻:舉辦2-3天的相關活動,包括祈福儀式和會議、論壇等。
韓方明委員介紹說😸,美國、日本📷、韓國🙇🏼♀️、臺灣等世界國家和地區都有設立祈福日並組織相應活動的例子🧑🏿🦲,這些活動關註了政治🧑🏼🎤、社會、經濟、政策等諸多方面,成為有關國家、地區政治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美國國家祈禱早餐會最早開始於1953年,是由一系列的會議👨👨👧👦4️⃣、早餐、正式的午宴及晚宴組成的🤾🏼♂️。受邀者包括美國國會成員🫃🏻🚛、駐華盛頓外交使團成員♿️、世界各地區的政治家🤹♀️、宗教領袖、商界領袖😅👱🏽♂️、學生等⏩,涵蓋了社會的不同階層。自艾森豪威爾以來🔣,美國的歷任總統都參加了每年的國家祈禱早餐會。
韓方明還介紹說💟,在中國古代,冬至祭天等祈福活動,也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