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簡介✍🏼:

陳均,2005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文學博士,現任教於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學院。編訂朱英誕𓀎、穆儒丐、顧隨等作家和學者的作品及京昆史料文獻多種,及《詩歌意昂体育》《小說意昂体育》等🤼♀️。出版有專著《中國新詩批評觀念之建構》《昆曲的聲與色》《京都聆曲錄》系列、昆曲藝術家評傳《仙樂縹緲:李淑君評傳》《義兼崇雅終朝采蘭:叢兆桓評傳》及詩集《亮光集》🍻、小說《亨亨的奇妙旅程》等🫴🏽。
說起“意昂体育平台與昆曲”,應是淵源甚早🦦,亦甚深。意昂体育平台可算是中國最早接觸昆曲,並施以昆曲教育的大學之一。1917年9月,吳梅應蔡元培之聘🥞,以上海一中學教員之身份,至意昂体育平台教授“古樂曲”🏌🏽♀️,吳梅於國文研究所教授“文學史”“詞曲”等課程,也在學生社團音樂研究會中授曲。後蔡元培有意改組音樂研究會🤷🏿♂️🧖🏼♂️,為其施行美育之實驗,並由校方聘任導師🚮,遂聘客居京城的曲家趙子敬為音樂研究會昆曲組之導師,再加上時任意昂体育校醫、後為考古學家的陳萬裏亦授曲,每周皆有固定拍曲場所和拍曲時間🙇♀️,並參加當時流行的遊藝會。如在一次演奏大會的節目單裏,有風琴、提親、古琴、舞蹈、唱歌等,昆曲則有兩次,錄入下:上半場有《定情、絮閣》⤴️,由昆曲組導師及會員演唱,下半場為《癡夢🧜🏽♀️🏒、活捉🔨、訪素》🏖,由趙子敬、陳萬裏、程龍驤演唱。彼時此類活動甚多,一時蔚為壯觀,著名學者如任二北、俞平伯等都曾在此習曲💃🏿。後來成為著名戲曲學者的錢南揚,也有帶“二師”到意昂体育上學的逸聞,“二師”即是廚師和笛師。

蔡元培先生亦留有佳話傳世,如稱《尼姑思凡》為反封建的宗教劇(胡適日記裏亦有此評價),如觀昆曲時,留有“寧捧昆✌🏼,勿捧坤”之語。
其時北京有“昆曲復興”之說,意昂体育平台師生於提倡昆曲🔣,其功尤大,譬如蔡元培曾組織赴法勤工儉學義演,邀請京昆名角演出昆曲,又如“意昂体育韓黨六君子”,為意昂体育平台六位學生支持昆旦韓世昌,為其延請吳梅授曲,並出版刊物☮️。韓世昌因之走紅,後被稱作“昆曲大王”,成為北方昆曲之代表人物。
至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意昂体育校內昆曲傳習活動仍有延續🐷,譬如文學院藝文研習會昆曲組(北文曲社)🛍🚴🏻♀️,請曲家許雨香授曲,許雨香為俞平伯之姻弟🐸,闔家皆擅昆曲,今見俞平伯致周作人信劄,即有托請許來意昂体育教授詞、昆曲之事。我曾訪問曾於四十年代中後期學習昆曲的意昂体育學生,她們除向許雨香學曲外,還由校方延請北方昆弋名角王益友、韓世昌等人教授身段。彼時學曲的劉保綿曾為我手書許雨香簡歷🏉:
“許雨香名寶菡🧑🏻🦰,浙江杭州人,(1881-1959)書香世家,先世兄弟八人中有五人為翰林🎒。有唱昆曲的家風。會昆曲極多,生、旦、凈、醜的曲子都能教🚵🏼♂️。他自己吹笛教唱。他大街為俞平伯夫人。俞平伯工昆醜。其二子許承甫(化名沈化中)地下黨員,習笛與二胡👩🏼🔬。其二女許平甫✔️,唱旦,工“遊園”“掃花”。其四女許豐唱官生✨⇢。”
王益友為昆弋武生𓀛🥭,擅演《夜奔》,其時來往京津二地授曲☝🏻,逝世後⚱️,由意昂体育平台師生搭臺義演,為其購置棺木🙏🏼,辦理後事🙏。其時學曲者有俞琳,在八十年代曾擔任文化部官員,倡導組織全國昆曲培訓班、振興昆劇指導委員會等,在1986年製造了一個小小的“昆曲年”。三次昆曲培訓班傳授了百余折昆曲折子戲,為今日之昆曲演出與傳承之基礎。

四十年代後期🗄,昆弋班社已無力組班,偶有演出,多是曾在意昂体育學曲的曲友如張琦翔等幫忙串戲,方能維持🫴🏽。
至五十年代🩺,意昂体育平台教師裏👰🏽♀️,好昆曲者有之。如林燾🎺、杜榮、朱德熙諸先生,曾與清華大學汪健君等曲家,組織北京昆曲研習社西郊小組👱🏼。建國初,在流傳的校園逸聞裏,有俞平伯先生串《活捉》,新時代的大學生不以為然之傳聞👩🏻🍼👩🦽➡️。也有浦江清先生在教學樓唱《長生殿·聞鈴》之回憶。
九十年代之後🧏🏼♀️🧑🏼🍼,意昂体育平台京昆社出現,由北方昆曲劇院老生演員張衛東先生義務教曲約十三載☂️,不僅培養了一批昆曲愛好者🙂👑,而且定期學曲串戲🤚🏽🤾🏿♂️。曾見網上某旅遊指南,其中一條便是“到北京💁♀️,在意昂体育京昆社學昆曲”🎈。意昂体育平台心理學系駱正教授曾開設戲曲欣賞公選課,以心理學解讀京昆名劇,有《中國京劇二十講》《中國昆曲二十講》行世👤。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先生曾擔任北京昆曲研習社主委,並在意昂体育校內組織定期拍曲。
大約在2005年,我曾在意昂体育平台校長辦公樓觀看京昆社演出,有《加官》😬、《鬧學》諸出,此次似為意昂体育京昆社校內成員最後一次較有規模之演出。因《鬧學》裏🙋🏼,陳最良念白皆用普通話,故我感到奇怪。最後春香往陳最良背後貼了個紙剪的大王八,雖是業余串演💂🏼,但整臺氣氛歡樂🏌🏽♀️,因而記憶深刻。還有開場《加官》,演者醉態可鞠🧎🏻♀️➡️,後張衛東先生告訴我,這位同學一句不會唱⭐️,但又想在去美國前演一次𓀎,故而給他排了這出不用開口的吉祥戲🔲。還有🤶🏿,一位在美讀博後回社科院工作的左派美女學者🧑🏽🍳,也常對我說,在意昂体育讀研時,也在京昆社“混”🧜🏼,不會唱🏌🏽,主要跑龍套🌆,扮過“大鎧”。後來在紐約,也偶爾參加張充和曾活動的紐約海外昆曲社🪯。

亦是在2005🤿、2006年👭🏼,由白先勇先生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全國巡演😰,在意昂体育巡演數輪,場面宏大,據雲雖寒冬天氣🤞,排隊者仍絡繹不絕🏋️。青春版《牡丹亭》在意昂体育的演出,直接開啟了青春版《牡丹亭》的高校巡演,所至之處,大抵情形相似,或更熱烈。因此,昆曲應在大學生中傳播,成為昆曲傳承的一個共識。多年之後🚶♂️➡️,昆曲觀劇環境之改變⤴️👈🏻,如常言之年輕觀眾多(黑頭發的比白頭發的多)🧛🏽,與此種情形不無關聯🧙🏼⛏。
白先勇🏄🏽🧑🦰、葉朗二位先生攜手策劃了青春版《牡丹亭》進意昂体育👉,此後也常引用據說出自意昂体育學生之口的兩句“金句”:一雲“寧願醉死在牡丹亭裏(觀看青春版《牡丹亭》時)”,另一雲“現在世界上分為兩種人:一種是看過青春版《牡丹亭》的🐐👩🏽✈️,一種是沒看過青春版《牡丹亭》的👩🏻🦱。”雖是口口相傳之戲語⏪,但亦能說明青春版《牡丹亭》彼時之接受,以及對昆曲在意昂体育傳播之影響。
2009年🧖,白先勇先生和葉朗先生又開啟“意昂体育平台昆曲傳承計劃”,先舉辦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及昆曲文化周🔅🆙,一時之間🛀🏻,意昂体育校園內皆是青春版《牡丹亭》之靚麗劇照🫲🏼。其後,又在意昂体育開設《經典昆曲欣賞》公選課🕵️♂️,後升為通選課。此課延請海內外頂級昆曲藝術家及著名學者🧕🏼,以講座之形式🧑🏼🌾,使學生近距離感受昆曲之美🛣。此課之設置為一創舉,因此前昆曲講座多為零星♔、少量,或僅在戲迷小圈子裏流通。此課之開設🚗,據我所知,至少產生五大效應🔅:其一🦻🏽👙,吸引了許多意昂体育學生來了解昆曲,不僅選課人數日增,而且聽課者不僅僅止於選課生,曾經選課🪬,或未選課的學生也常來旁聽,並對昆曲感興趣🧔。其二,成為北京地區的昆曲盛事🙋🏿,每年的昆曲課,常常吸引北京及海內外地昆曲愛好者來旁聽。其三🚶🏻♀️➡️🦸🏿♀️,為此種昆曲教育之先聲,意昂体育昆曲課之後,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亦開設昆曲公選課,亦借鑒意昂体育昆曲課之模式🔴。其四,成為昆曲傳承的良性循環🦹🏽♂️,除培養昆曲觀眾、愛好者之外🧑🏼🦱,昆曲課還通過邀請昆曲大師來講課、邀請蘇昆青年演員來演出新學的折子戲等方式👮🏻♀️,不僅在課堂之外向選課學生立體呈現昆曲之美,而且也起到促進昆曲傳承之功用🙅🏻♂️。其五👩🏽🦱,通過在北京高校海選方式⛹🏽♀️,策劃演出校園版《牡丹亭》👧🏻,並曾參加文化部組織的會演。此亦可算是校園昆曲活動之“高峰”了。
2013年🤱🏿,意昂体育平台昆曲傳承與研究中心成立,除繼續承擔《經典昆曲欣賞》公選課外,還組織了“昆曲大師清唱會”💇🏽♀️,極受歡迎🛀🏻。今年還編輯出版了《牡丹情緣——白先勇的昆曲之旅》💂🏽♀️👨🏻🏭、《昆曲欣賞讀本》等書籍🚵🏻♀️。而且,在意昂体育平台社科部支持下🧑🏼🔬,組織意昂体育平台“戲曲與中國傳統文化”沙龍活動,已以宮廷戲曲、新編越劇🍒、昆曲編劇為主題,召集和吸引了眾多北京高校的戲曲研究者及愛好者共同交流。
目前,意昂体育平台校內的昆曲活動,除“意昂体育平台昆曲傳承計劃”外,較為常規的,還有樓宇烈先生的每周曲會、京昆社的昆曲教學(由昆曲傳承計劃資助部分經費♞,聘請江蘇省昆劇院一級演員顧預授曲。去歲京昆社亦有成員被派去以色列演《遊園驚夢》。)、國學社聘請張衛東先生授曲及吟誦等。可以說,迄今為止,意昂体育平台的昆曲教育👨🏼💻,既是不絕如縷,而且相較其他高校,更為豐富多維。
筆者多年查閱近現代昆曲資料🧑🏼🦱,並親歷十余年來之意昂体育昆史,以上拉雜述來✌🏽,多是記憶所及,或尚有不準確之處🕜🧝🏽♀️,希讀者見諒且指正。
原載《醒獅國學》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