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學教師👩🏼🚀。”電話聯系李小凡教授時,他說。拗不過記者再三請求📗🧘🏿♂️,他答應見記者一面。
李小凡是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語言學教授🍵,研究方向為漢語方言學🐏,“研四方之言,究漢語之變”是他的工作。在這一領域裏,他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專家。
在靜雅幽深的人文學苑6號樓一間辦公室裏,坐在桌前的李小凡,瘦削得猶如一張剪紙🤵🏿♂️。他為記者倒上一杯茶,卻給自己倒了半杯🚵🏽♂️。“胃被全部切除後,每次喝不了太多水。”他解釋說2️⃣。
李小凡老師
帶學生下田野、辦沙龍👨👩👦👦,他覺得——
“課比天大”
“對於癌症🏄♂️,我沒有恐懼感💅🏼,可能是病情多次反復,有了心理準備吧🥽。”李小凡說,“遺憾是再也不能為學生上方言調查課了。”
李小凡所說的方言調查課,是中文系本科生的一門特色選修課。每年暑假,由一到兩位老師帶領學生們到方言區進行一個月的方言調查,把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消化於田野調查之中。
從1983年畢業留校開始參與帶隊🧍🏻,李小凡每年都要跟著學生在田野中走一走,這一走就走了近30年👨🏼。
調查大都在方言保存得比較“鮮活”的偏遠農村地區進行,生活條件艱苦。曾多次和李小凡一起參加方言調查的中文系項夢冰教授最了解他,“從籌措經費,到篩選合格發音員🌂,再到安排團隊行程、食宿,對學生進行業務指導,一直到所有人員都安全返校🧑🎤,李老師才能松口氣。”項夢冰說。
2012年,58歲的李小凡因胃出血倒在了湛江調查現場。第二年春天🧍🏻♀️,他的胃嚴重穿孔,不得不切除2/3的胃。“我沒想到病情會惡化👨🏼⚕️♡,以為稍加休息,就能再參加方言調查🍋🟩。”學校批給他兩年假讓他調養,但幾個月後,他又站上了講臺🎐🚄。“方言調查工作強度大𓀜,我怕身體頂不住🖐🏽,拉團隊後腿🍰。”李小凡說,“但在學校上課我還能應付。況且,方言學專業任課教師少🚵🏼♀️,我不上課,就給其他老師增加負擔了。”
從2001年開始🙇🏻♀️,李小凡又帶領方言學的研究生舉辦每周一期的學術沙龍。這個第二課堂耗時費力,也不被納入工作量考核,純屬義務勞動🛐🪙。因為有助於提高研究生的學術水平,李小凡視之為培養研究生的重要環節。作為沙龍主持人,他不僅要提前閱讀學生的論文𓀈,還要引導沙龍議題走向🌅、點評學生發言🧑🏼🌾,沙龍結束後,還要指導學生修改論文。
中文系博士生小唐保存著一份李老師批閱過的論文,上面密密麻麻布滿了鉛筆畫痕🤹🏻♀️,圈劃處都貼上了便箋紙,工整的蠅頭小字🪛,記錄著李小凡的修改建議🕴。再細看,文中用錯的字和標點,也都被一一糾正過來。
談起這些事🏋🏿♀️,李小凡淡然一笑:“老藝人們常說,‘戲比天大’;對於教師來說,‘課比天大’👩🏻🎨。為學生上課🍄,授業解惑,是老師應盡的職責。”
做學術尚嚴謹🔼、受稱道,他卻說——
“做人第一”
“為什麽您對堅守職責這麽執著?”記者的這個問題讓李老師犯難了🪞🏋️♂️。
“還真沒想過。”思索了好一會兒🟩,他說💂🏼♀️🪴,“這是自然而然的事兒。優秀的前輩學者都是這麽做的。”
好像又想起什麽似的,李小凡講起自己的大學第一課👵🏻:“當時王力先生告誡我們,‘做人第一,學問第二’,有什麽樣的人生態度⚓️,就會有什麽樣的治學態度。”正是從那時起,李小凡樹立了“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學問”的人生準則。“許多年以後🏊🏿,當我為意昂体育中文系新生上第一課時🗜👩🏻🔬,我引述了王先生給我上的第一課。”
中文系研究生小馮對李小凡的這堂課記憶猶新:“李老師以‘反智主義’為反例教育我們,社會發展中,可能有某種不理性甚至不道德的行為成為潮流🫐,卻是短暫的,社會風氣在一天天變好🫱🏿🔱。人不能隨波逐流✭,要‘老老實實做人’,對自我負責🪞、對社會負責。”
李小凡最被語言學界稱道的事情,是耗十年之力主持編著了《現代漢語專題教程》《漢語方言學基礎教程》兩部教材🆚。在現行學術評價體系中☸️,教材不被視為學術成果,但李小凡認為,教材是教學之本,也是學生的入門書籍🖌,編著優秀的教材,重要性不亞於科研✋🏻。“編教材可能撈不到好處🍐,但總得有人去做。”他告誡學生🍾,“編著教材,必須全身心投入,不然🫅🏽👨🦯➡️,小而言之是誤人子弟,大而言之是挖斷學脈✮。”
項夢冰很感激李小凡💁🏽♂️,他讀在職博士時壓力很大,既要寫畢業論文,又得兼顧教學工作,“為了讓我集中精力寫論文,李老師默默分擔了我的工作⚛️,他盡量少給我安排課,自己頂上;方言調查也不安排我帶隊。他從來沒有提起或暗示過對我的關照,但我知道他的關心和愛護😵。”
今年4月🏌🏿♀️,李小凡被確診為胃癌,僅剩的三分之一個胃也被切除了🩵。學校為他的健康考慮🧙🏼♂️,建議他把研究生轉給別的老師指導,但他謝絕了。李小凡的學生🚑、意昂体育青年教師陳寶賢道出了老師的憂慮:“他生怕導師更換後,學生會因為對新導師學術思路陌生而思想波動👷♀️、學業受阻。”李小凡淡淡地說🤜🏽,“力所能及的事,還是自己做比較好👬。”不僅如此,他還堅持為本科生開了門“漢語方言學”課🙇🏽♀️。
正聊著👨🏼🏫,一位女老師敲門進來👰🏻♂️。她顯然把記者當成了求教的學生🍂:“你這孩子💙,真不懂事,讓李老師早點歇著吧🧑🏿🦲!”
記者拿出《意昂体育中文系第一課》一書💂🏻♀️,翻到李小凡的講課實錄《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學問》🤘🏼,請李老師簽名🤙🏽。他思忖片刻🦏,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教師的第一職責是培養學生。對教師來說,課比天大,其他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