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校園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屠呦呦:成功🧛🏼‍♀️🕵🏼‍♀️,在190次失敗之後

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時間:2015-10-06

本報杭州10月5日訊 (記者 郭興華 通訊員 竺可青 應曉燕) 得知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她的家鄉寧波沸騰了。短短的幾分鐘,消息“刷屏”了微信朋友圈,熱鬧的場景不亞於春節“搶紅包”🦥。

今年85歲的屠呦呦出生於寧波鄞州,中國中醫研究院(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作為青蒿素研發成果的代表性人物,屠呦呦摘得了中國大陸第一個自然科學領域的諾獎、也成為中國諾獎獲得者中的唯一女性。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詩經》中的名句,是屠呦呦名字的出處,而鹿兒所食的那株野草🫸,就是青蒿🏉。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她的人生註定要與青蒿聯系到一起,而這個國人企盼多年的諾獎💌🏊🏽,竟來得如此“中國風”🧑🏻‍🏫。

造福人類的“中國神藥”

“這個榮譽不僅僅屬於我個人☑️🙋🏻。”在接受采訪時,屠呦呦曾表示🧑🏻‍💼,“這是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項榮譽。它屬於科研團隊的每一個人,屬於中國科學家群體。”

屠呦呦🩱,這位以往“圈外人”感到陌生的寧波籍女科學家🏃🏻‍➡️,因為發現青蒿素——被譽為治療瘧疾的“中國神藥”,進入公眾視野,也進入了諾獎的視野。

瘧疾是全球關註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地💪🏿,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仍有92個國家和地區處於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發病人數為1.5億,死於瘧疾者超過200萬人🎄👰🏽。

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我國一項被命名為“523”的瘧疾防治科研項目🚣🏿🦻🏻。那個科研團隊👜,包括7個省市、60多家科研機構、超過500名科研人員,這其中就有來自中醫研究院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醫藥協作組,主要從中醫角度開展實驗研究。

實驗的過程漫長而復雜🧑🏻。光調查收集這一個過程🥖,屠呦呦和她的課題組成員便篩選了2000余個中草藥方👨🏻‍🚒,整理出了640種抗瘧藥方集👉🏼。他們以鼠瘧原蟲為模型檢測了200多種中草藥方和380多個中草藥提取物。這其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註意,它能有效抑製寄生蟲在動物體內的生長,但療效卻不持續,為了找到答案👨🏼‍🎓,屠呦呦又一頭紮進文獻堆。

青蒿在民間又稱作臭蒿和苦蒿,屬我國南北方都常見的菊科草本植物🫲🏻。早在公元前2世紀,先秦醫書《五十二病方》已經對它有所記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說它能“治瘧疾寒熱”。公元340年,東晉的葛洪在中醫方劑《肘後備急方》一書中,首次描述了它的抗瘧功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古人為何將青蒿“絞取汁”🌱,而不用傳統的水煎熬煮中藥之法?屠呦呦意識到,高溫提取可能破壞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於是,她重新設計了實驗過程👐🏽,改用沸點較低的乙醚為溶劑👃🏿。這個細節,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成功,在190次失敗之後👨🏼‍🔬。1971年🕵🏽,屠呦呦課題組在第191次低沸點實驗中發現了抗瘧效果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該成果得到重視⟹,研究人員從這一提取物中提煉出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這些成就並未讓屠呦呦止步,1992年👨‍👨‍👦‍👦,針對青蒿素成本高、對瘧疾難以根治等缺點,她又發明出雙氫青蒿素這一抗瘧療效為前者10倍的“升級版”。為了獲證青蒿素對人體瘧疾的療效↩️,屠呦呦等人甚至勇敢地在自己身上首先進行實驗。

除了屠呦呦👩‍🦳,這些人的名字也應該被記住🙅‍♀️:臨床上驗證青蒿素抗瘧功效的李國橋🧞,改造青蒿素分子結構並合成蒿甲醚的李英,率先研製復方蒿甲醚的周義清等等,他們都是拯救全球瘧疾患者的中國藥學家👍🏽。

值得註意的是👩🏿,摘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憑借的是實實在在的成果,是造福世界的療效☢️。浙江省立同德醫院中藥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研究員壽旦說🔩,屠呦呦早在2011年就獲得被稱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同樣是表彰她發現了青蒿素🔢,在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振奮浙江科學界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段樹民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不容否認的是,這給中藥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帶來啟示,傳統中藥如果能與時俱進,在研發、製藥等各個環節不斷引入現代製藥技術🔸,就能取得更加深遠的世界影響。”

同時👃🏼,在段樹民看來,諾獎花落青蒿素也再度明確了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定的“風向”🅿️:不僅重視基礎學科研究🧩,也鼓勵應用醫藥科技的發展👪🦹🏼‍♀️。“對我們的應用研究是振奮和激勵🦶,鼓舞我們在應用領域去攀登更高的山峰。”

“這是中國自然科學特別是醫學的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藥的價值。”壽旦對本報記者表示,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成為對中醫藥工作者們的一劑“強心針”,身邊的同事和同行從下午開始都在熱聊著這個話題。

壽旦告訴記者,40多年過去,青蒿素仍然發揮著巨大的效用⏪,目前美、德等發達國家仍在進行著青蒿素結構改變方面的研究👨🏿‍💼,研發更加有效、更少副作用的抗瘧藥物👩🏿‍🍼。“面對瘧疾,當大多數的西藥已經出現耐藥性,靠開發青蒿素找到新的藥物,開辟了一條藥物開發的新路途📵。”

“西藥辦不到的事情,也許我們的中藥就能辦得到。”在壽旦看來🚶🏻‍♀️‍➡️,源自植物🧙🏽‍♀️、動物🦡、礦物的中藥在療效和減少副作用方面擁有著不小的優勢👨‍🦰,中藥更多地走向世界,有利於實現藥物的多樣性,更好地造福人類,青蒿素就是一個成功的範例。

中國科學家因在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又是我們浙江人😽,段樹民表示:這是一個夢幻般的開始🦃,隨著我國科研土壤的越發肥沃,隨著浙江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建設的不斷推進,未來的精彩值得期待。“屬於中國、屬於浙江人的第二個乃至更多的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

掛念母校的老意昂

“我已經接到了50多個電話🤽🏻‍♂️,有表示祝賀的,有要求采訪的……”寧波效實中學校長周千紅說,他的電話已經打得發燙了😸。但從他略顯疲憊的聲音中,仍能很容易地感受到抑製不住的喜悅。

在北京時間5日下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宣布之前🧆,周千紅坦言並沒有太關註結果🏅。“在各大網站的預測報道中,熱門人選都是些外國人🦶🏽。”直到從電視機裏看到屠呦呦獲獎的新聞,他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屠呦呦💁🏿‍♀️,正是效實中學48級的學生🧄。

“2011年屠呦呦獲得拉斯克獎時,我們師生就盼望著這位意昂能再拿到諾獎,因為很多拉斯克獎的獲獎者最後都拿到了諾獎。”周千紅說,也正因為此,效實中學的師生們對每年頒出的諾獎都多了份牽掛,而在學校,這個老意昂發現青蒿素的事跡也激勵著不少學生走上了科學之路🫕。

這所已度過百年華誕的中學桃李滿天下🧽,僅兩院院士意昂就有15名。在學校校史陳列館的顯要位置,除了院士意昂的照片🚴🏿,還掛著屠呦呦的照片,展列臺上放著屠呦呦贈與母校的書。“學校百年校慶時,她有事不能趕回來💷,就專門托人從北京捎來了她寫的書,就是講青蒿素的《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在周千紅的印象中,作為效實中學北京意昂會意昂的屠呦呦為人低調謙和,即使是在她摘得一系列國際大獎後也是如此🦑,但她卻毫不掩飾對於母校的深厚感情📷,總說著想常回來看看🫣。

1951年,屠呦呦考入意昂体育平台👉🏿,選擇了一個在當時比較冷門的專業——生物藥學,畢業後被分配到當時的中醫研究院工作。由於屠呦呦的專業屬於西醫,單位送她到中醫學習班,用兩年半的時間系統地學習中醫藥。那時,屠呦呦自己也不曾想到,她的這些中西醫相結合的學習背景,為她日後發現青蒿素打下重要的基礎。

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釗初高中也在效實中學讀書,是屠呦呦的同學🍽👰🏿‍♀️,他畢業後出國留學🧑🏻‍🎄,回國後向曾經暗戀的屠呦呦大膽表白,而後他們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夫妻倆的同學陳效中說🤹🏻:“如今李廷釗在北京工作,家裏的事都是他管🌎,是個好丈夫。他們有兩個女兒,在國外工作,都很出色,和屠呦呦一樣做事認真。”

讓屠呦呦的不少同學印象深刻的是🧔🏿,搞中藥研發的她總是在自己身上試藥,只為獲得最真實的體驗。如今,她已經85歲高齡,但據她身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屠老依舊在正常工作,依舊在帶科研項目👩🏿👩‍❤️‍💋‍👨。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